春天錯了
·孫見喜·
教授的課沉悶而冗長,許多同學在打磕睡。
他前排坐著她,她反復折疊一張紙。她綠毛線的上衣在他面前呈一片嫩色。正是春天。
他打一個盹,睜眼一片翠綠,再打一個盹,睜眼還是一片翠綠。
于是,他遞一個紙條給她,上寫:“前邊就是芳草地,春天到了?!”在朦朧的意識里,他要在“前邊就是芳草地”之后寫“到此一游”,但轉念,恐有不恭或得罪,便改問:“春天到了?!”是對春的探詢還是別的什么他說不清自己的感覺。
紙條又傳了回來。她寫:“一葉知春,況地呼?”
他又遞紙條過去:“理解有誤。”并附言說明剛才意識中的“到此一游”。強調“一切緣于綠”。
她紙條退回來,上寫:“你的感覺有點黃,你學習的靈感是否都來自黃?如理解有誤,望海涵。”
教授為了活躍課堂氣氛,講了一個沒有故事的故事。
有人反復挪動坐椅。
他換了一塊大紙片,寫給她:“實際上是很潔凈的感覺,春呀,綠呀,游呀。不會在心里有任何不尊重的意識。黃只屬于秋,秋有秋的好。但這會兒只是春天,強辯了,一笑。”
她又退回紙條,上寫:“不再辯了,恐受人以柄。”
教授繼續講他的動物課,用無音階的聲調說:“……牧羊狗在試探失敗后,一般保持沉默……”
他發一聲尷尬的笑。老師用沉悶的聲音說:“有同學做小動作,這是錯誤的。”她悄悄回頭說:“你沒有錯,我也沒有錯。”
他在紙片上用大字寫了一句話,傳給前排的她:“誰的錯?”
她又傳回來:“老師也沒錯。”
他恍然明白:是春天的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