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心境
常常,會在半夜驚醒,半夜無眠。為什么?因為心中有事。什么事呢?細想想,是有一大堆雞毛蒜皮的事令人心煩,讓人心焦,但似乎也都不大,沒有大到讓人活不下去的地步。更多的,可能就是覺得人到中年,感到一事無成,來日無多,心中充滿了恐懼。
這種恐懼,是對生命飛速流逝的恐懼,對兩鬢染雪、老之將至的恐懼,對建功立業遙遙無期的恐懼……
這些恐懼,其實也可以看作是焦慮。是恐懼,也是焦慮。是焦慮,也是恐懼。然用恐懼形容之可能更為準確。
不惑之年到知天命這十年間,即從初入四十到四十有半再到年屆五十,這一段中年的心路可能要經歷許多變化。最初的感受是散淡,所謂四十不惑嘛。接著是惶惑,人過了四十真的就不惑了嗎?非也。是更深更重的惶惑,惑而且惶,惶而且惑,惶恐加疑惑。然后就會是恐懼。巨大的恐懼,無邊無際的恐懼。
歲月如風,流逝得無聲無息,無影無蹤。歲月如刀,將漫長的日子切割得片甲無存,不留后路。
在這曾經的似乎漫長的歲月里,自己都做了些什么呢?生命的轍痕上,有什么值得回望的呢?
沒有。只有淡淡的正在遠逝的歲月的背影。這真的讓人驚悚,令人悵惘,叫人悲哀。
生命如花,曾經盛開;生命如風,已然吹落了五十年的光陰。流水落花春去也,換了人間,也換了人顏。
中年不像青年那樣浪漫抒情了,變得現實而理性;中年也不像老年那樣可以任運自在了,他還心有不甘。人生的大幕還沒有落下,他不僅不能退場,甚至還處在舞臺的中心,被照亮在聚光燈下。不表演都不行,不作秀都不行。不拼搏,難,不沖殺,可以,但絕對不能退場。死也得死在戰場上。
為什么呢?上有老,下有小;左有事,右有情;進無望,退則辱。
上有老,百善孝為先,不說孝不孝吧,首先老要有所養,為人子者,這個責任是必須盡的。下有小,小的比老的還要難伺候。現在的孩子易生病,生了病就得看醫生,看了醫生就需要做各方面的檢查,先排查你沒有什么病,然后才能大致知道你可能是什么病。即使是一個小病,比如咳嗽、感冒之類,也往往是飛機大炮一起上,差不多是地毯式的轟炸一番,才見效果。自己可以省吃儉用,但孩子絕不能受委屈。這是一個信息化在某些方面又是透明化的世界,特別是周圍有那么多的孩子作為參照,你想簡單一點隨便一點都不行,太太這一關就過不去。不上學難,上了學也難。這費那費你得隔三差五為費發愁奔忙。心里慕著陶淵明,可你還得為那五斗米折腰。心向南山,身陷泥潭。因此,身之左,有無數推不開的事情需要你拼著命打理。急也不得,氣也不得。佛說忍,我們就忍吧。身之右,還有情。老年的情,說是老房子著火,沒救,其實,中年的情,也是老房子著火。但這個老房子是燒得快,熄得也快,自救有方。為什么?人到中年,事雜心煩,所顧所慮實在太多,不像老年人那樣來日無多,身無壓力,可以由著性子專心一意地胡鬧。中年是多事之秋,是非成敗在此一舉,稍不留神,一個分心,就功虧一簣,前功盡棄。所以,情也可愛,欲也可戀,但千萬不可戀戰——情場是一個殘烈的人生戰場,否則必將丟盔棄甲,把一個老房子燒得精光。
人總得還要向前走。不論多么艱難。但要想進,比如俗世之升官發財一類,基本無望。為什么?升官,你得臉厚,發財,你得心黑,厚黑之學學不好,學不精,學不來,不想學,豈能升官,怎能發財?因此,對我輩來說,中年之人生,最主要和最重要的,就是要提升精神境界,而且是不斷地提升。世上之物,或升或沉,其力學方向,不是向上就是向下。人是很容易墮落的。因為人是肉身。要保持肉身不致墮落或不使墮落得太快,就得不斷警示自己,并且不斷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中年要學會人生的減法,刪繁就簡三秋樹,太多的貪欲既會壓垮自己,也可能使人墮落。事情弄成了,身體搞垮了,得不償失。物質豐富了,靈魂墮落了,同樣也得不償失。
人是要向前走的。這個前,主要的還是精神的豐富,靈魂的提升。不向前,則退后,退則辱。人辱與自辱。其實,中年最大的恐懼是受辱。現在受辱,將來受辱。一張人到中年的臉雖然已是一張老臉,但老臉往往比嫩臉皮更薄,一張嫩臉風吹日曬甚至飄上一點唾沫星子可能會更健壯,而一張老臉卻是再也經受不起風雨吹打了。有人說,人到中年,如何得體地活著,而且能使以后還能得體地活著,這是一個重要的命題,也是一個難題。是得體地活著,不是那種闊綽地體面地活著。何謂得體?恰當、恰如其分、恰到好處之謂也。得體者,得自己之體也,適合自己之軀體也。所以說,自己是什么人,要有自知之明,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明不智,難免受辱。
得體,就是不得非得之得,不取非取之取。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君子愛美,得之有方。非道非方,就不得體,雖得之,難免其辱。試看今日神州,多少得財上億之高官,納美無數之人精,最后落得鋃鐺入獄,身敗名裂,自取其辱。所以,中年,得體地活著最為緊要。讓人扎勢去吧,咱得咱的體。人家乘坐陸虎霸道縱橫天下,咱家步行亦好,步行正好健身;人家滿身名牌武裝,咱家就一身布衣好了,布衣既環保又保健;人家大餐生猛海鮮,咱家就來點小吃得了,玉米糝,蘿卡絲,從小吃慣了,吃著合口,據說還營養。縱橫不比較,見賢不思齊。時刻記著,得體要緊。
寒來了,雪落了,讓人驚覺:又是一年歲末了!少年甚至青年時,總覺得歲月漫長,也特別喜歡“漫長的歲月”這樣的詞語,覺得有一種能引起人無限遐想的詩意。漫長的歲月啊,能激發一個少年一個青年多少關于人生的美妙想象和向往!而今,又是一年秋盡冬來,我的人生五十已過,轉身一望,原來感覺中的那些漫長的歲月竟然一晃而過。漫長的歲月一晃而過!居然一事無成。一事無成,年過半百。
當我這樣感慨著的時候,一個老友說:“我也覺得五十歲了,毫無成就感。某天環城公園里轉悶子,忽然想起秦始皇同志,成績不小吧,可他49歲便死球了——咱還活著,頓時喜悅起來。”“是啊,活著就是大成就!”我恍然悟道。這樣一說,也這樣一想,心中的恐懼感似乎漸漸地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