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散文家檔案 > 評介文章

讀《長路風語》

  讀《長路風語》

      向島

  今夏比往年的夏要熱,熱得人無以逃遁。我是在熱的巔峰時段,拿到一冊邢小利散文集《長路風語》的,屬白鹿書院“秦嶺文叢”之一種。讀進去了,竟然忘記了些許的熱。

  散文的靈魂在于境界。說這話弄不好會有大而無當之嫌,但境界卻可以是各式各樣的,未必就要主流和正統,未必就要宏大。在中國悠久厚重的散文傳統中,浩嘆天下之憂是境界,賦得秋蟲作聲亦是境界。即使同胞兄弟如魯迅和周作人,境界也大可不同,一個注定了有“民族魂”的情懷,一個卻總是凄風苦雨蹙眉低吟。邢小利的散文,就是在書寫著屬于他自己的一份境界,既有著對逝水流年的詠嘆,也記載了他在大地行走的痕跡;既寫了人事倥傯,又寫了書事纏繞;既感懷于家事國事天下事,又耽溺于風聲雨聲讀書聲。而重要的是“修辭立其誠”,坦蕩從容寫來,性靜情逸的真味就在了其中。有人說散文就是說話,但網絡時代里每日每時,不是人人都在說話嗎?假話、大話、空話,以及湯湯水水的廢話,卻未必就是散文了。慣見的情形是,一上來先古今中外云里霧里打一通迷蹤拳,扯來扯去,最終非歸結到一個自賞自戀的“核”不可:自家的田地自家的房,自家的老鼠比人強,并且少不了要營造“群臣”來拜群星拱月的氛圍。好一副“烏托邦”的紙上美景!自以為有資質的老人手這樣做,大概是因為他們沒有估計到,在這所謂的文化重鎮,更有小黃口一上手就有過之而無不及。日前無意中就看到過這樣一篇,記述“我”作為某個大作家的家中?,隔三岔五,少不了要在這大作家身邊盤桓,很有些親密無間的意味了。往下看才發現,名義上是寫名家軼事,重心所在,卻處處借著對方之口彰顯自己:既能倚馬可待妙語成聯,又能一下子就出“一箱子書”;還有“大才子”、“沒人能超過”、“字寫得很好”等等的標簽,也都借助名家金口授予,毫不吝惜地貼到自己身上。嗚呼,青出于藍而勝于藍矣!也不知那些“老”字號的,看到這樣的后來者,會不會就挫傷了自信?在邢小利散文中,有天下情懷,有一腔率性,有憂世傷生,有反躬自省,唯獨很難看到他的自戀自賞。要說這只是基本的文人境界,在當下的烏煙瘴氣佛魔混淆中,卻反倒成了一種難得的品性。

  散文需要才情。才情這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做不了假。散文不像小說,好歹還有個故事可以遮羞,散文中要是沒有才情了就只剩下貧乏和簡陋,不堪入目。邢小利具有學人特質,長期的廣博的閱讀,使他把學識融入生活,下起筆來,就能做到俯拾即是,就有了才情的自然溢出。中國當代散文大家中,最受歡迎的汪曾祺孫犁張中行等人,都是學人型的,這與中國的散文傳統一脈相承。我有朋友以前喜歡某個盛名作家的散文,恨不得捧到天上,后來讀了汪曾祺張中行,才直嘆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說真正的“士大夫氣”,和那種嫁了工農兵之名的“村氣”,不一樣還真是不一樣。我不主張由一個極端走到另一個極端,但覺得朋友的感受應當是真的。真的就好。邢小利的散文,走的也是學人散文的路子。他寫古代大文豪蘇東坡,寫孤獨美麗籍籍無名的當代詩人小宛,之所以飽含深情打動人心,就是因為他對他們有著深切的知與愛。這樣以來,就和當下那種滔滔不休注水臃腫而缺乏修辭的文字,和那種佯狂賣弄而志大才疏空洞無物的文字,和那種簡單本能的記事狀物而缺乏學識之光洞燭的文字,有了質的區別。

  邢小利身上有隱士風,不與人爭,卻為書癡。幾十年來,他在書事上花費了巨大的精力,不用說也會有相當的財力付出。書太多了放不下,他就在城里的家和鄉村老家,都陳放著自己的藏書。他在文章中談及的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羅曼·羅蘭《約翰·克利斯朵夫》,愛倫堡《人·歲月·生活》等書,勾起我自己讀這些書的記憶。我們求學、讀書的環境和歷程有些相似之處,這也是他的文字讓我覺得“不隔”的又一個原因吧。邢小利如今在本職工作之余,主持著白鹿書院的日常工作,編一本《秦嶺》雜志也編一些書籍和作家文獻。由讀書多的人編書,可謂得其所哉!編出來的也才真正叫“書”吧——不管是形式還是內容。這方面,其實已經有了不菲的實物證明,但愿堅持下去就好。

  讀完《長路風語》,打油了幾句,是順便寫在了書扉上的:

  如歌行板長路中,

  率爾短章亦有聲。

  歲月流水云天外,

  青山傳遞隱士風。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