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散文家檔案 > 評介文章

溫潤如玉周養俊

                                                                                                                               劉建民

  能結識周養俊先生,是我一大幸。

  在我近三十年的編輯生涯中,周養俊先生如果不是唯一,那也是為數不多的幾個不因社會轉型、職位升遷而擯棄文學的業余寫作者,文學于他,真的是如影隨形。

  不論是當初的職業變換,還是如今的聲譽日隆,周養俊先生始終不吝為我所服務的媒體惠賜文學佳作。最初,他寫散文詩。沐風櫛雨的郵遞員、列車上寂寞辛苦的押運員、爬上爬下的線路工,在他的筆下鮮活而有力量,特別適合我們這張以“三工”(工廠、工會、工人)為特色的媒體的品味。印象最深的是,每次來稿,他都禮數周到地附上一張字跡俊秀的便箋。后來,大概是本世紀初,我終于在北京見到了眼睛比賈平凹的小,個子比賈平凹高,不那么俊秀的周養俊。那天,酒桌上,他拉著我和我的同事們的手,分別為我們唱家鄉的小調兒,詞兒都是他現編的,唱得大家美得很。借著酒勁兒,我盯著他咪咪笑的眼睛,一直想問,這么些年來,那汩汩流淌在文字中的秀美,那回旋涌動在詩句中的深情,是如何在他內心深處潛藏、醞釀、燃燒或爆發的?

  其實,更讓我傾倒的是周養俊先生的文學開掘功力。大大小小的人物,繁簡相宜、熨熨帖帖地出現在他的筆下。不論是熟悉的乒乓球打得很好的下屬(《異國情誼》)、西安城里郵件轉運崗位上的中專畢業生《搬郵袋的姑娘》,還是紐約賓館外邂逅的紅衣女子(《紐約的中國女孩》),抑或是在秦嶺深處溝溝坎坎奔波了幾十年的郵遞員《采訪李天喜》,周養俊先生都能捕捉住他們生命中的那一抹亮色,化為文字中一縷縷濃淡不一的情韻。至于那些故事多多的知名人物,如小說家陳忠實、賈平凹,散文家王宗仁、周明等,在周養俊不經意揮灑的筆墨下,透射出不一般的魅力與色彩。

  寫人如此,寫景狀物更是氣韻生動。遠至水天一色的愛琴海、神奇的馬耳他、古老的埃及,大洋彼岸的美國、加拿大,近到西安城下、上原下原、北戴河、井岡山、葡萄溝,等等等等,無論熟稔與陌生,他都做到了足之所至,心亦及之。文章中從不“販賣”固有的文字資料,所見所聞所思所感,都帶有一己的溫度,跳動著他獨有的心音,為讀者了解世界提供著一個個小小的切入口,為人們領會生活提供了一個個親切的視角。說周養俊先生長于敘事抒情,并不夸張。不過他偶爾也略施身手,剖解世相,指陳時事。如隨筆《說說話》,綿里藏針,由古至今,從自己到他人,收放自如,圓融透徹,在報紙上甫一露崢嶸,便被《雜文選刊》的編輯相中,收入集中。

  如今,我的書柜中整齊地擺放著《雕刻記憶的海》、《那年那月》、《長路短歌》、《封緘的記憶》、《探訪他地的落日》等。這都是周養俊先生幾十年文學田園耕耘勞作的結晶。而那部獲得了冰心散文獎和柳青文學獎的《那些事兒》,則時而出現在我的床頭柜上,時而與我心儀的書一起,立在沙發旁。我有一個觀點,那就是,一本好書,什么時候都可以讀,而且隨便從哪一篇讀起都引人入勝。當然,這樣的書不多。《那些事兒》算一本。在這本拿起來就放不下的書里,“對人生世相有著超乎常人的理解和敏感,對人性有著透徹的洞察力”,流溢著善良、溫潤、寬厚的情懷,讓人惘悵,令人沉醉。

  做為一個副刊編輯,我要說,在作品里,周養俊先生讓讀者心生微瀾,暖意之中,徘徊不已;做為周養俊先生的朋友,我要講,在書外,他那顆熱烈的心,更讓人感慨系之。他是個表里如一的人,溫潤似玉,這樣的人,會走得很遠,無論是人生的路還是文學的路。《這些年》便是他又一次新開始的起點。

  原載《青鳥》2013年第3期

  劉建民 跑過一兩年文體新聞,編過三四年經濟新聞,剩下的二十多年,都交與了文化副刊。所編輯的報告文學曾獲中國新聞獎一、二等獎各一次,首屆孫犁報紙副刊編輯獎獲得者。現任工人日報文化周刊編輯室主任,高級編輯。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