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駛離西安沒多久就鉆進了山洞,這一鉆就是三四個小時,穿越重重秦嶺,仿佛進入了無際的時間隧道。在經過那些寬寬窄窄的山澗的瞬間,車窗外會嘩地一亮,恍如唐宋元明清時的某一縷古代時光漏進了車廂,木然的神經忽然一驚,待下意識地往外一偏頭,還沒看清窗外的天光是何等顏色時,眼前就又是黑隆隆一片了。
我們一行人在位于陜南的旬陽縣城下了火車,植物的清香撲面而來,讓人頓感神清氣爽。腳下踩著石子兒,胳膊碰了跨著籃子賣農貨的婦女,她并不急于向你兜售什么,只是祥和地笑。天空是何等的藍,藍得刺目,人卻不敢放肆地抬了頭去,恐鼻子尖兒碰了那山。那山就在眼前,海拔不高卻顯得巍峨,原來這火車站就建在山腳下的。出得站臺,出租車夫和介紹旅館的商販們也在吆喝生意,卻吆喝得甚是有分寸,更像自娛自樂,絕不簇擁而上去拉客。
加之在隧道中穿行得久了,感覺這里一切都是那么寧靜,日子仿佛戛然而止了。
站在山巔環視,旬陽的地理形態盡收眼底。旬陽縣城位于旬河與漢江匯合處,旬河在流經縣城的一段呈S走向,將老城與新城切割為兩個半島,自然構成了一幅形象逼真的太極圖,所以,今天的旬陽縣城又被稱為旬陽太極城。放眼望去,山連山,山環山,層層疊疊的群山深處,就竟然出現了一方平原,一座城市有滋有味地在那里繁榮著,這幾乎令人要發出一種驚嘆了,怎么看都像是天意。
翻讀浩淼歷史,是可以尋見旬陽蹤跡的。北周時期,當時的洵洲(治今旬陽縣城)長吏寇奉叔就在其任內“砌石為城,營構樓堞”。現存于老縣城龔家梁的文廟就始建于明代,還有諸多散落在旬陽境內的久遠古跡,都證明了旬陽歷史之悠久,是頗具文化深意的。
蜀河古鎮就是一個典范,它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