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紫香槐網刊 > 第九期

請等一等靈魂

作者:楊慧

  路歡歌笑語奔祖山。為了盡展文友風采,加深相互間的了解。組織者提議,擅唱者,一展歌喉;擅講者,幽默搞笑,活躍氣氛,增添旅途的情趣,緩解身心的疲勞。逃不過,躲不過。情急之中,我想起了鄉土詩人楊鐵光的一首《請等一等靈魂》:

  不要走得太快/請等一等靈魂/我們不經意遺失了的/正是那封天機不可泄露的/雞毛信 失去了它/我們就失去了行走的動機……

  這緣于一個非洲土著人的故事。按照他們的宗教信仰,如果連續三天趕路,第四天必須停下來休息一天,以免靈魂趕不上匆匆的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

  我陷入了沉思,良久,想象著靈魂要是趕不上行色匆匆的軀體,將會出現何等“繞樹三匝無枝可依”的凄楚、焦慮、恐懼、彷徨、迷惘的情形呢?這種焦灼不堪的精神狀態,不就是我們當下人的寫照嗎?我們活著的要義是什么?那不可泄漏的天機,又是什么?

  請等一等我們的靈魂!這個讓現代人看似難以理解的注腳,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當下,我們的工作、生活節奏太快了,競爭的壓力使我們性情浮躁失落,沒有安全感,沒有成就感,沒有幸福感。總是行色匆匆地拼命往前趕路,日復一日地像個旋轉著的陀螺——旋轉,旋轉……難以停下來,歇息一下疲憊的身心。更別妄想停下來,靜心地思考我們前行的目的地在哪里?我們一路收獲了什么,忽略了什么,又錯過了什么?

  節奏太快了,就難免迷失自己。物欲的激流裹挾束縛著身軀,圣潔的靈魂卻是渴望著自由。靈與肉的糾纏、疏遠、放逐,產生了不可調和的沖突。是讓靈魂屈服,是讓軀體止步,還是把靈魂遺棄,行走著一具虛空的軀殼?

  別走得太快,請等一等靈魂!靈魂不僅僅與軀體疏遠、流離,無形中還拉遠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距離,淡漠了人與人之間的恩愛情思。怎樣舒緩、釋放精神上的壓力,怎樣提升生活的品質,怎樣度過短暫而又多彩的人生,怎樣在有限的生命歷程中創造無限的財富(精神與物質同步)?想一想,是否應該常常放緩或者停下我們的腳步,等一等我們的靈魂呢?

  許多時候,我們的靈魂趕不上快節奏的步伐。許多時候,我們都成了只有軀殼的機器人,聽從程序的控制,卻不明白所做之事情的意義。許多時候,我們人云亦云,追逐潮流,為前進而前進。環視身邊,不乏英年早逝的慘痛;不乏靈魂出竅的悲劇;不乏欲壑難填的罪惡……如果我們也能像土著人那樣,時常給自己一天休息的時間,讓靈魂趕上急匆匆的腳步,讓靈與肉都得到休整,然后再精神抖擻地上路,我們的生活品質該是多么的美妙啊。

  大千世界,光怪陸離,充滿誘惑。如果軀體不與靈魂同步,丟失的何止是美德?難怪當下人困惑、掙扎、拼搏、抗爭、放縱、墮落……到頭來,就是找不到快樂與幸福,因為我們早已丟失了自己的靈魂!是到了呼吁靈與肉同步的時候了,這樣,才能活出一個真我!

  今天,我們將把一具俗塵的身心交付給祖山,駐足山水,寄情山水,接受大自然的洗禮,物我兩忘。我講的故事,三言兩語,認識并不深刻,留待文友們用心揣度。頓時,一片靜默。每個人都若有所思,若有所想。在攀登的過程中,還會若有所感,若有所悟的。我深信不疑。

  不要聲音太高/請聽一聽自己的心跳/從什么時候起/我們習慣了紅塵的喧囂/而忽略了家鄉海邊的螺號/就像此時 那久遠年代的韶樂 / 正在松林中流淌/那聲音 只有清凈的心靈才能聽到……

  (二)神州山水書萬卷 拼將一生讀不完

  祖山是怎樣的一座山,又是怎樣的一部書呢?

  每日行走于鋼筋水泥的城堡中,呼吸著污濁的空氣,奔波于職場,帶著面具枷鎖舞蹈——這就是都市人的生存現狀。人是大自然的產物,親近、回歸大自然,是都市人的本性——物我兩忘,融于大自然,是人類的原欲,只是人類的心境還無法皈依那種本真的透明的境界。適時地出去走一走,走出俗塵的精神禁錮,是都市人的夢想!到大自然中去放牧心靈,接受美的呼喚,來一次鳳凰涅槃般的洗禮!

  出關,進關,也不是第一次了。然而,專程為了讀山讀水,這還是少有的一次奢華。品咂著祖山的名字,望文生義,推想著她的淵源。百度搜知,祖山,位于秦皇島市的西北部,青龍滿族自治縣東南境——由于渤海以北,燕山以東諸峰,都是由她的分支綿延盤拔而成,故以“群山之祖”名之。其最高峰天女峰,海拔1428米,略遜于泰山。

  然而,她為什么名不見經傳呢?原來,山水也有隱士的品格啊!奇觀未必見經傳/大道無言自極天。

  關外第一市(葫蘆島),與關內第一市(秦皇島),一關(山海關)相隔,竟然是兩重天地。古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今昔,近水樓臺先得月。同屬環渤海經濟圈,是兩顆耀眼的明珠。一個以中原文化為底蘊,一個以關東風情為滋養。特異中有同質,同化中有差異,民俗民情演繹著歷史的進程。誰是根源,誰是流脈?由于人文地理物候等因素的差異,自然景象是各具千秋,異彩紛呈。

  兩個小時的車程,一路歡歌笑語,留下來一個發人深省的故事,一個詼諧幽默的調侃節目。那個非洲土著人“等一等我們的靈魂”,使在場的文友,沉默良久,思忖良久,似乎意識到了該怎樣活著,似乎感悟出了生活的要義,似乎在這次祖山游中能捕捉到人生的真諦。

  東北笑星李毛毛——典型的東北大嫂形象,膀大腰圓,形體強悍,嗓門頗大,語言潑賴,性情豪爽……她在出演沈陽新春聯歡會上(錄像),始終拿一位戴眼鏡的儒雅觀眾,調侃逗趣。使盡渾身解數,盡展百般臺藝,口口聲聲要征服這位“眼鏡哥哥”。

  人們忍俊不禁放聲大笑。曾幾何時,開懷大笑,似乎成為了一種可望而不可即的情懷。日常中人們只是出于禮節,報一個矜持的微笑——那是一種機械性的笑,肌肉是僵硬的,神情是空洞的,情感是蒼白的。這種放下一切的蕩氣回腸的大笑,能把五臟六腑滌蕩一新的大笑,似乎成了遙遠的記憶或奢侈品。此情此刻,一笑心態放松,二笑忘情山水,三笑翻開精神世界嶄新的一頁……人們怎能不忘乎所以呢!?

  祖山又將會以怎樣神奇的雄姿征服世人呢?山是詩,水是夢,美是魂——大自然的美,能凈化人類的靈魂!快樂會感染,快樂會傳遞。

  于是,文友進山門前,女士們就調侃戴眼鏡的哥哥們,一路憐惜呵護提攜著。就像前年去香山那樣,在危難的時刻,借給一只有力的臂膀。一同領略山水的壯美韻致,一同感受組織的情深意濃——兄弟姐妹的情誼,心靈與心靈靠攏取暖,肝膽相照,山水為證。欣賞風景的途中,每每看到文友行色匆匆,直往前奔跑時,后面的人就會友善地警示一聲:請等一等你的靈魂!別把靈魂遺失在山水中……

  祖山之美,美在自然,美在神奇——以峻峰為骨骼,以溪瀑為血脈,以奇葩為容顏,以森林為秀發,以清風為氣韻,以云霞為霓裳,以傳說為神采。是一部隱沒于塵世之外的桃花源記,沉浸于混沌之初的伊甸園頌——由絕壁、怪石、奇松、飛瀑裝訂而成的天書!

  (三)品讀山河書萬卷 可醫心靈片片傷

  山門前集體合影留念。靈光一閃,想起了兩位詩人的酬和詩,一曰:踏破山河萬里路/可見地球片片傷。和曰:品讀山河書萬卷/可醫心靈片片傷(選自《湘川紀事》)。

  都市中的人們,何止是亞健康狀態?混凝土囚禁了人們的肉體,塵緣萬象俘虜了人們的精神,欲壑難填致使心靈百孔千瘡,感受不到生活的樂趣。不公平的競爭使人們朝不保夕,患得患失,唯唯諾諾,誠惶誠恐……誰能拯救人類于萬劫不復?誰能療治心靈的傷痛?

  購票時出現了兩種情形:一路要購買索道纜車直達頂峰一覽眾山小;一路要徒步用心丈量山水的內蘊及萬物的生命維度。我是后者,祖山不老伴我行。別說是一脈秋山,承載著如詩如畫的美麗風景;單是這天然的大氧吧,洗滌走肺葉里的污垢,通體濡化為祖山上的一脈清澈的溪流,一朵花一根草一片葉一棵樹,那怕是一飛鳥、一走獸、一怪石、一抔土……都不枉此行。

  從祖山園區東門進去,拾級而上,山路蜿蜒沒有盡頭,像是懸掛于藍天上的一條天路,一頭承接塵緣,一頭可抵達仙境。仰望群山,氣勢恢宏,峰巒連綿,層林盡染。一條小溪由天而來,依傍著嶙峋乖戾的崖壁,潺潺緩緩,不舍不棄,不即不離,時隱時現,歡唱伴隨,這就到了傳說中的畫廊谷。

  我們在一簡陋茶亭前,停下腳步。慧秋姐勸我也買一藤條拐杖。我手中已有瓶礦泉水占著,深知水是生命之源。欲想陡直處還得手腳并用,更怕有長物了。連連搖頭拒絕。她討價還價后,相中了拐頭如鷹嘴的一條,拄在手中。本想笑她年紀輕輕扮老相的滑稽可愛,哪抵得上她一句:智者借力而行!隨后,登山的切身體驗證實,人體多了一個支點,分散了承重力,三條腿就是比兩條腿省勁省力又安全。

  十里畫廊谷,一步一景,步移景變。滿山蒼翠浸染上了黃、褐、紅、紫——黃的活潑灑脫,褐的典麗古樸,紅的熱烈奔放,紫的高貴華美。藍天白云蒼松翠柏作襯景,色彩繽紛,絢麗斑斕,猶如一幅詩意盎然的油畫,展軸鋪排,綿延不盡。置身畫廊谷,惝恍迷離,我是畫中人,群巒是背景。

  轉過谷口,竟是一潭清澈明亮的溪水呈現眼前,水面上聚集漂浮著彩色落葉,打著旋轉,質地仿佛潑灑的油彩,鮮艷明麗,根本看不到腐敗的跡象,倒像是溪水給它們鍍上了一層金碧輝煌的榮耀,賦予了新的生命,新的氣息,新的含義——充滿了天地靈性,歡快的節拍,奏響一曲天籟妙音。在巨石間兩條鐵鎖鏈搭建起一座木浮橋,文友試圖從橋上走過,體會這童年時光中的野趣。終因發福體重,一腳踏上,橋心木板沒入水中,怕灌濕了鞋子,只好放棄——多想光著腳丫子趟水而行啊!看著這純凈見底的溪水,我們的心靈也仿佛蕩滌一新,不染一絲雜塵。

  石板路的縫隙中,茁壯地生長著兩株同根樹,根部渾圓一體,裸露凸出路面,兩樹干之間一拳相隔,筆直,屋梁粗細,擋住了我們的去路。繞其環視,不僅贊嘆造物主的神奇。慧秋姐嘆道,這世界上果真有比翼鳥連理枝啊!這樹,不就是一對兒相親相愛的夫妻樹嗎?是啊,正如舒婷的《致橡樹》所描繪的理想的愛情形象: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云里/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致意……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靄、流嵐、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

  我們還驚喜地發現,三棵的同根樹,四棵的、五棵的……這祖山怎么這么多的同根樹啊?慧秋姐一一命名,這是三口之家,那是四世同堂,還有五子登科……

  順著畫廊谷往東望,別有洞天:在遠天映襯下,峭拔聳天的巨崖中,有一輪圓潤有致的透天巨孔,橫空出世,穿透石壁,泄露了天光,像一輪圓月東升,懸掛于天際。這絕妙的奇景是怎樣形成的呢?

  一飽眼福的是風景,經久不忘的是神奇。祖山,山奇——千峰亂插馬頭云;水奇——百道爭飛天外瀑;花奇——天女木蘭下凡塵,高潔孤卓綻芳容;樹奇——幻松幻化蹤影異,堪稱世界絕筆;石奇——象形傳神富有浪漫氣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把浩瀚如繁星的奇石,雕琢成活靈活現的物象,千姿百態,擬人似獸,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充滿了神秘的色彩。

  一路眾多風光,一路神話傳說,雖不免牽強附會,倒是也平添了些許人文情趣。你看那:神龜探海、蛟龍出水、倒坐觀音等奇石,形神兼備,惟妙惟肖。猶如繪畫的留白,給世人提供了無限遐想的空間。

  山水如畫,山水如詩,山水如夢,山水忘情。山水永遠是療救心靈傷痛的唯一良藥。人類只有放棄無休止的欲望,回歸自然,才能捕捉到山水的魂魄,領悟到山水的真諦,成為大自然中一道永不退色的風景。

  (四)讀書得智 讀山得悟

  由于沒有“地導”,我們只好邊行邊看路標了。那些神話傳說,都題寫在指示牌上——讀山讀書一舉兩得啊!我們對照文字,指指點點,找尋那些象形象物的景致,想象著它的神奇后面的故事,贊嘆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不知不覺間,汗流浹背的我們,愉悅地欣喜地忘情地穿越了十里畫廊谷。坐在祖山賓館前的涼亭里,意猶未盡。導游騙我們說祖山一日游到此結束了。日在中天,就要打道回府嗎?豈不辜負了我們的期待?是的,期望越高,失望越大。高漲的情緒,陡然而落。我們面面相覷,怎么也不相信僅此而已。冥冥中感知,這僅僅是祖山神奇的一角,猶如大洋中的冰山一角,她更具魅力的壯美雄渾還沒有觸及到呢。

  忽見,涼亭外有指示牌,赫然地標示出還有兩條路線圖,一條通往情人谷——多么浪漫而又富有詩意的名字,怦怦然,那里發生過怎樣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啊?一條通往祖山最高峰——天女峰,悠悠然,想象著又是哪位仙子的動人傳奇呢?那個說謊的導游,見我們堅持,只好安排祖山專線旅游車,把我們載往大山的深處。

  盤山公路,峰回路轉,險絕瑰麗,驚心動魄。一派原始森林的景象呈現于眼前。攝人魂魄的是那一望無際的白樺林——見到她,猶如久違的親朋故友,異域他鄉意外地喜相逢。我是在長白山山脈的原始森林里長大的,童年的伙伴就是那些亭亭玉立的小白樺。她潔白細膩的樹皮,涂抹著一層銀粉,閃著熒熒的光輝,透著深層里的紅暈,是玩童寫字繪畫的紙張;根部蒼老的樹皮,仿佛浸潤了油脂,火柴一點,瞬間火舌舔舐蔓延卷曲,是家家引火取暖的絕等好材料;春天嫩黃夏天濃綠秋天撒金的樹葉,是學子們的精美書簽;紅褐色漸次轉白的枝條,迎風擺動,像千手觀音祈福降瑞的手臂……她美的妖嬈,美的典麗,美的魂牽夢縈,沉淀著童年的色彩與記憶。

  長白山山脈與燕山山脈有著怎樣質地上的差異呢?童年的白樺林是那樣的皎潔嫵媚,風姿卓然,裊裊婷婷,秀色可人,是林海雪原里的仙子;而眼前的白樺林卻是浸滿了滄桑的氣息,如黑白片里的華北抗日根據地的婦女,質樸無華,傷痕累累,酸辛凄楚。斗轉星移,物是人非。當年的曼妙少女,如今已是容顏老去,不忍一睹。恍惚間,這片白樺林難道也是客居他鄉的故人?

  森林幽密,太陽西斜。車速極快,風吹影動,白樺林間,閃閃爍爍,幽幽寂寂,似乎沒有鳥兒的蹤跡。白衣仙子般的衣裙,破敗襤褸成黑褐色的碎片,折斷的樹結顯現出的年輪像野獸圓睜著的眼睛。葉子早已飄零,漂浮成溪水里的斑斕油彩,流到下界去了。

  我油然想起那個震撼心靈的天書,僧侶們在世界最繁華的紐約,花費了一個月的心血,用彩色的細沙精心塑造出一座“藥師佛彩沙壇城”——佛陀之城,美輪美奐,雄偉壯觀,輝煌瑰麗,驚世駭俗——強占世人的視界與心靈及至靈魂。正當世人驚羨贊嘆舉杯慶賀祝福之時,大師手執笤帚,輕輕一拂,瞬間天堂的城堡傾頹,化為烏有——極盡繁華之后,不過是一掬細沙。

  驀然回首,人們看到了繁華背后的脆弱無常——世界由種種條件聚合而成,所以世界也蘊含著毀壞的特征。一切都是無常,在一把笤帚揮動下,一切都被摧毀而呈現無常。一切已成過去的感嘆,除去抹不凈的記憶,無常如夢的佛陀之城,好像根本就沒出現過沒有繁華過沒有瑰麗過……

  人生不也是如此的虛幻且虛無著嗎?蠅營狗茍,忙忙碌碌,勞心傷神,欲壑難填,榮辱富貴,患得患失……最終仍是:赤條條地來,赤條條地去。繁華如過眼煙云,一切都隨風而逝。世界又歸于寂靜。

  佛說,什么也沒有發生過!

  (五)我問遠方有多遠

  旅游專車把我們拋至在一個山口,回首不見來路,前望不知何處。忽然想起了楊鐵光的詩句:我問遠方有多遠/山很哲學/說請看我思維的極限//我問遠方有多遠/水很浪漫/說請跟我走到浪花的凋殘……問誰也不如問自己/遠方就是我們的腳板!

  極目遠望,群山蒼茫,天地渾然,日影偏斜。碑石赫然,左手玉女峰,前方天女峰。座座山峰背后有著怎樣迷人的傳奇?追求高度,永遠是登山者的終極目的。大家一致決定,舍近求遠,鎖定天女峰。毫不猶豫,向前,向前,向前。褐色的松針厚厚地鋪滿了路面,綿軟在腳底下纏綿,松香蓊郁了心田。

  一叢奇石拔地而起,林立路邊,像是嚴陣以待的武士,彪悍威猛。走近倍覺奇險,恍如云南的石林降臨北國。突兀崛起,周邊沒有堆砌,沒有烘托,險象環生,直指藍天。細讀指示牌,原來這就是五人嶺。話說有五個強盜執迷不悟,行兇作惡,一日來嶺上察看地形時,天神震怒,命雷公電母將其擊成石人。站立千年,孤寂萬載,寒風霜劍,歷練心智。另有傳說,王母在太虛幻境舉行蟠桃盛會,命五位天將在此護衛,他們留戀祖山美景,樂而忘返,變成石人,常留此山。相似的石林,不同的傳說——北國的粗獷強悍,南國的凄美婉轉,是民風民俗使然。

  忽然西面山巒上像是眾佛聚會,場面盛大,佛影攢動,壯觀無比。難道這組石景就是太虛幻境?峻青詩句跳出腦海:聞到老嶺塞外秀,今見果不負盛名。層林茫茫呈野趣,怪石嶙嶙奪天工。云開九霄現丹闋,霧鎖千嶂隱翠峰。勸君休夸五岳游,不登此山是虛生。

  一個多小時的腳板丈量,我們來至天女峰下。仰望高接云天的石階,有人興奮不已,躍躍欲試;有人驚嘆不已,望而卻步。據說有上千級石階。攀登過華山“千尺幢”的我,用眼睛一掃描,祖山較之華山的險峻,小巫見大巫。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僅容納一人上下,雖然僅有370多個石級,卻是像直立的天梯,兩側下臨千丈深遠,山風強勁,要不是體重,很有可能隨風化為仙女下凡塵——飄然而逝。天旋地轉,頭暈目眩,非鐵索牽挽,手腳并用,才可攀躍,真可謂難于上青天了。何況那個冬天,是我一個人獨行。下千尺幢時,華山沉寂,空留我一人。眼看著就要關閉索道,我卻兩腳發飄,舉步維艱。仰望蒼穹,茫茫無際,惟有山風嗚咽,倍增孤寂,求助無望,欲哭無淚。恍惚間差點失足落入萬丈深淵,好在求生的意志力是清醒的。

  今日眾朋,談笑風生。猶豫間,我戲謔:本老太太捷足先登一步了。率先向千級石階進發。石階寬可容兩三人并行,兩側大都是和緩的山坡,松柏叢生。每攀登百十個石階,就會有一處平臺,設有石凳休息,圍欄呵護,可以駐步遠望,取景拍照。溫暖的秋陽,繽紛的秋色,似曾相識的花草——這是一處大自然珍藏著的伊甸園啊!

  千級石階,終究不是兒戲,需要的是體力、毅力、耐力。起初,不敢停下丈量的步履,怕稍一懈怠,就失去了攀登的勇氣。忽然,想起那則請等一等靈魂的故事,嘗試著駐足轉身回望,看看能有什么意外的驚喜?向前,向上,永遠是人類行走的目的和無盡的欲望。此時此刻,如若眼睛直往上看,極目的是沒有盡頭的石階,上接著朗朗的藍天,僅此而已,過于單調的色彩物象,除了產生審美的疲勞,并沒有多大的魅力。

  暫時停下腳步,轉身,發現擦身而過的被我們忽略的都是美景,一定是天女走過的地方。四周群峰起伏跌宕,秋陽朗照著。層林繽紛,花草競秀,峰巒醉紅;太虛幻境,蟠桃盛會正酣,山脈宛若游龍。清新的空氣和泥土的芳香使肺葉充分地滋潤擴張,浸染上了大自然絢麗的愉悅的色彩,滌蕩著被生活逼迫得已經疲憊的蒙塵的靈魂。

  神清氣爽,體力倍增。深深體悟到,暫時的駐足,仿佛中途的加油充電,是為了更好地前行。誠然,峰頂會有更加壯美的景象,一派用詩行描繪的北國風光。朝著天女峰極頂攀登,我要以最近的距離觸摸陽光,去曝曬被世俗潮濕了的心房。

  無限風光在險峰!我在尋找我夢里的圖騰/我在尋找我失落的初心。詩人把每一次親歷山水,當成一次靈魂的訪問。不知道這次的祖山之旅,能不能找回自己?我被混凝土的牢房囚禁/成為了一具現代化石/我已非我 我只有原罪/失去太多的原始品行……

  終于登山了祖山最高峰——天女峰。這是一個方圓十幾米的大平臺,周圍手臂粗的欄桿鐵鎖守護,中間有一高臺,上面有一漢白玉石板,像個棋盤。猜度這是哪路神仙修身養性的雅趣,還是哪代兵家的天地博弈?是一片玄機,還是一派殺氣?我仔細找尋,并沒有發現楚河漢界的痕跡,它白璧無瑕,光鮮照人。原來它是天女峰1428米高度的標示物,明朝建造的天臺。

  祖山,神奇而博大,看得見的形骸,看不見的靈魂,堪稱追五岳,幽燕第一山。登上天女峰,環顧四周,360度,一度一景,度移景變。東觀日出,南追帆影,西望長城,北俯群峰,美景盡收眼底。山水天籟語/聲聲扣我心。站在這至高無上的位置,留個影吧!悠然想起了冰心的短章:山頭獨立/宇宙便一個人占有了么?宇宙是眾生的宇宙,一切的一,一的一切,平等,自由,博大,博愛,閃耀著哲學的華思,透視著人寰紅塵萬象。這,不正是祖山之旅饋贈給人們的感悟么?

  遼闊寧靜。仰望天宇,張開雙臂,承接那暖暖的柔柔的陽光來撫慰我疲憊的肉體;金色的情絲萬縷燭照著我透明的靈魂,恍若洞開了一扇天窗,瞬間我的心境一片燦爛明麗。真想捧起攥緊,祈望將這圣潔光芒收藏,這是怎樣的妄想啊!

  山有品,水有韻,人有格。艾青說:給一切以性格/給一切以生命。淡定從容,遠離俗塵。靈魂被溪流瀑布浣洗,傷痛被山光美景熨平。直面大自然,人類是何等的渺小啊!累了,倦了,到大自然的懷抱里小憩,會有一份寧靜與安然屬于自己。此刻,我更想盤膝而坐在這塊漢白玉的天臺上,虔誠地把自己的靈魂合在掌中舉向眉間,身心隨著斗轉星移轉動,聚天地之靈氣,守護著心中的一片凈土。

  我問遠方有多遠/云很神秘/說請去解析我明日的夢幻……

來頂一下
返回首頁
返回首頁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欄目更新
欄目熱門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