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美文欣賞 > 正文

雙城記

中國散文網 作者: 發表時間:2016-06-20 我要評論(0)
字號:T|T

 

雙城記

 

                                                                                                   沙爽

 

 

在大連

 

那一年冬天我在大連,每天照例睡得很晚。午夜時分,翻書翻到闌珊處,窗外的城市卻正燈火通明。作為一個資深的午夜愛好者,這璀璨的夜景讓人心動。200公里外的家鄉小城只是偶然的一閃,隔閡得恍若來生。

沒錯,這樣一座毗鄰的城市,但是它完全不像我的鄰居。恰恰相反,它更像飄浮在遠方的異域。像草原上一朵飛得低低的大云彩,我踏上的只是它掠過地面的影子。

如同任意一個假裝并不多愁善感的過路客一樣,我開始留戀上這座城市。它吱吜作響的有軌電車。它爬滿藤蔓的老房子。它波濤般婉轉起伏的大街小街……隔著車窗,我正浮游在夏日的海水里。又沉迷又慌亂。又渺小又自欺。透過濺滿水花的銀灰色游泳鏡片,天空高遠,岸上的世界遙不可及。

 

“怎么說呢?大連是我喜愛的城市,它擅長培養禮貌和禮儀,也培養虛榮和貧窮的小資。雖然貧窮,我還是沒有去附和我的同學們對這個城市的詆毀情緒。我喜歡這個城市四下里飄浮的務虛精神,喜歡它美觀大于實用的部分:燈火輝煌的歐式尖頂;環城路上營造情調的小拐彎。它正好可以用來解釋我生命中出現的這個男人……”

為什么我要把一場虛構的愛情安放在這里?一個被幻覺加工到幾近完美的男子,清潔,優雅,變幻莫測。這個不披斗篷的魔法師,他的軟底皮鞋在薄雪上印下奇怪的紋理。對這個城市而言,他輕微的足音構成恰到好處的鑲嵌。他屬于這個城市。至于我,當我穿越一條條陌生的大街,這燈火構成的河流,起伏,跳蕩,喧囂,兩岸林立的高樓是一艘艘夜航的巨輪。我一身黑衣,宛若黑夜偶然遺忘在人間的影子,身后投射過來的光柱在我腦中交織而成的現世圖景,如此悲歡交集。我記起多年前的一天夜里,我就是這樣坐在黑暗中,看屏幕上的泰坦尼克號莊重地駛入它命定的海域。我看見那些弦窗,哦不,那些樓群上明亮的窗子,一座座玻璃圈起的微型島嶼,一場又一場默然滑行的人生。而我的魔法師,他就在那里,與我近在咫尺,卻永遠遙不可及。

那么多個夜晚,我隔著玻璃,心不在焉地打量這個城市。只是偶爾,我會記起它白天時的樣子。占據了整面墻壁的落地窗圈出常見的工業化的一角,淺灰,深褐,重疊交叉的立體幾何。只是偶爾,我會恍然記起,這其實是一套背陰的房子。但是更多的時候,我的大腦執拗地相信,隔著眼前層疊的樓群,我和我的窗子正面朝大海,等待春暖花開。在北中國清冷的隆冬深處,我的嗅覺游離在我之外。那種深深淺淺的、濕漉漉的藍。那種波涌、動蕩、深不可測、若即若離……我看見浩淼的星空,正無比珍憐地包裹住這星球上最大的神跡。

 

許多年前,我第一次踏進這個城市。翻開塵封的家庭相冊,我看見我手足無措的十六歲。清水掛面的學生頭發顯然太長了,不透氣的厚款針織健美褲緊繃繃地纏住兩條蘿卜腿。那其實是七月份吧,親愛的?你就這樣僵著兩條汗津津的腿,在著名的大連海灘上擺POSE?兩條多余的胳膊讓你覺得自己成了千手觀音,放在哪里都不對。這件海魂衫是你的校服嗎?你就穿著它來領取你今生的第一個文學獎?

——一本小小的獲獎證書,一塊比證書還要袖珍的獎牌。作為我踏進這個城市的主要證據,我把它們收藏在書桌里。但是來不及等到成年,它們已經棄我而去。

幸好我還牢牢記得我看見它的第一眼。這樣的城市!這樣的山!我的視線沿著傾斜的長街一點點爬上去,在半山腰的地方,街道陡地拐了一個彎,這讓我滿心疑慮。那些驕傲的樓群是肅穆的成人世界,不肯對我吐露任何秘密。這是一座建筑在山巒之上的城市?或者說,城市也可以建在大山里?作為山腳下長大的野孩子,我多么喜歡每天一睜開眼睛,就看見大山投在家門前的一道黛色的暗影,喜歡草木們像村莊里的人和動物一樣,沿著大山的坡度緩慢上升。這是不是一座在我的夢境里出現的城市?我心跳加快,奔跑的欲望在腳邊迅速伸展。上坡,下坡。不遠處蝴蝶亂飛,無數種植物異香撲鼻。我小小的心臟頃刻迸出萬千個閃念,魂魄顛倒,神馳天外。

 

究竟要在一個城市里穿行多久,才能稱得上熟稔?每天上午,我到樓下的Bread shop里買一片面包——真的只是一片,盛在托盤里沉甸甸的,上面臥著一只漂亮的蛋——加上一杯熱牛奶,我遲來的早餐沐浴著冬日近午的光線。Bread shop小小的空間里飄蕩著烤面包和煮咖啡的香味兒。真是遺憾,自從過了矯情的青春期,我遲鈍的味蕾再也沒有迷戀過人見人愛的美妙咖啡。這是不是也意味著,在這個以咖啡為基調的城市,我更像一只遠道而來的土撥鼠,一個柔軟而虛弱的小小異類?

我穿行在這兒,我在我的生活之中,又在生活之外。這樣想著的時候,我雙手插兜,若無其事地犁開前方的空氣。五彩斑斕的波紋四下里翻卷。在這個盛產魔法師和魔法的城市,我終于可以從它的表層,一點一點,緩慢沉陷。

這一天,我在記事本上寫下一句話:“年少時,我們以為自己可以凌波微步;人到中年,才知道最愛的正是這煙火人間。”

就這樣,在這棟四十三層高的公寓里我安下短暫的巢。趁著工作人員幫我檢查供暖設備的間歇,我窺視到它復雜異常的內部構造。那些線路,它們連接著我的清潔、冷暖;我差不多全部的日常所需;我渴望抵達的明亮或黯淡。還有,我時光深處安全的睡眠。當我在這小小的巢穴中安然睡去,在夢里,我的一只腳已經踏進火車站。只是偶然的一瞥,我看見這幢供我安棲的華美建筑,它外立面上淡藍色的Low-E玻璃仿佛正在天空中流動,仿佛就要溶化在城市同樣淡藍的霧氣之中,又突然被自身的光線凝固。

我就這樣遠遠地望著它,悲喜交集,似夢非夢

 

 

光影沈陽

 

我平生第一次閱讀納博科夫,時間是2002年,地點在沈陽。有一天我忽然想:如果用納博科夫的嘴說出“沈陽”,比之說出“洛麗塔”,唇齒間的感受有什么不同?是不是一個向下,一個向上?“沈——陽”,舌尖原地不動,上顎在短暫的遲疑之后,突然提升。一個名詞的后半部分,因此陡然增加了容量,好像推開兩只窗扇中的一只,天空的光亮頓時讓時光變得明媚充盈。

這一年秋天,掛著營口牌照的黑奧迪開進沈陽。在我的經驗里,一個城市路燈燈柱下方的裝飾其實大同小異——商業廣告早已成為這個時代最主要的布景之一。但是這一次,我眼角掃過的地方似乎有點兒異樣,細看,居然是:“杜絕光膀子行為,做文明市民。”這一年五月中旬和六月末,我兩次來到沈陽,都不曾看見這個。五月自然有點兒早,但是六月——沒等我回過神來,一輛宣傳車從我們旁邊徐徐駛過,上書大標語云:“告別膀爺,文明度夏。”不禁要笑。一種習慣一旦上升到政府出面提倡整飭的高度,其普遍性和泛濫度便不打自招。正如一個人的天性總是在為他的宏偉目標制造阻滯,一個城市想要樹立的形象,往往與它的本性背道而馳。克制,自律,世界上最大的沖突翻卷于一個人的內心;而較量著的雙方,只不過城市與它的影子。

“讓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說出這個城市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 真應該讓沙里寧來看看沈陽。單純的水分子會因為容器的過大和過深而變得無法透視和度量。幸好沙里寧還說過另外一句更著名的話:“城市是一本打開的書……”作為一個擁有700萬人口的城市,沈陽這部書顯然過厚了一些,至少要分裝成上下兩冊。我說不出我究竟翻看過這本書的多少頁,或許僅僅相當于面紗被風撩起時的驚鴻一瞥。但是這個在一瞥間呈現的城市,讓我的心慢慢落回它原來的地址。這是一個腳踏實地的城市,最熱愛的事物叫做“生活”。名為“生活”的船只游蕩在意識的最高領域。舒適,自如,愉快,像穿牛仔褲的腿邁得很開;然后才是別的:體面,潔凈,聲譽,偶爾的西裝和領帶。最后是一點點奢華和小資,晚禮服下面的真絲類修辭,或者僅僅是,在那里虛張聲勢。19年的國都,近300年的陪都,短暫的大繁華,其實遠不如悠遠的小繁華留有更多的后手,根深葉密、細水長流。

而那一年秋天,沈陽在我面前展開一張似曾相識的臉。太原街,中山廣場,北站,遼寧文學院。或者換一條路線浮想:中街,故宮,北方圖書城,不同部位的三張切片。北陵的距離稍遠。城市蔓延,把一個異族的皇帝圍困其間。他是這蔓延中的參照物,書里夾著的單薄書簽。而他當年,要在這330萬平方米,哦不,是整個1400萬平方公里的巨大版圖——的正反兩面,都布下八旗的印記和風聲。

某個清晨,我從陵西打車趕往遼寧文學院。我沒有認出北陵的清晨,這浮華人間,喧嚷,凌亂。薄霧像鳥群被人聲驚散。如果僅僅從這樣的清晨出發,任何人都會推想錯北陵的黃昏和夜晚——那些霧,趕在夜晚之前裹住了巨大的陵寢,這水泥和鋼鐵欄桿內部的藏青色謎團,幽靈在屋頂盤旋游走,無數棵樹木醞釀精怪……二十年前,這些樹木和幽靈,怎樣趟過沈陽毛絨絨的冬天?那么厚的雪,也只有落在東北,也只有落在二十年前。白雪。青磚。雕梁。紅窗欞。一隊穿得醒目臃腫的香港游客,像一串彩色氣球小心從甬路穿過。我在一旁賣旅游紀念品的亭子里買下一套四大美人的書簽。“生當做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書簽背面的詩句鏗鏘有力,便于朗誦和記憶,與正面的嬌柔美人形成游離和對比。美人之美本身已經令人疑惑,衣裾上的每一根線條都鋪展成一場華麗傳說。在一切懵懂的少年時代,整個沈陽在印象中濃縮為一個北陵,一幀迷宮的速寫。從這樣的一座迷宮出發,大約要一直走到來生,才可能望得見煙火人間的涼薄和喧嘩。

車過一片樹林的時候,如夢初醒,我對司機說,好了,不用拐彎,我想起來了。記憶的芯片重新插回我的大腦細胞中間,掉斷的線索接上了。我吁一口氣。出租車飛快地劃了一道弧線,安然回到了照常延展的線性時間。在一個半生不熟的城市里短暫迷路,是一樁有驚無險的常發案件。

下車的時候,我偶然回首一望。九月蒼茫,往事中的沈陽霧靄彌漫。

 

憑什么愛上一座城市?而不是雙腳和想象力踏上的另一個地址?我的作家朋友Z說,假設某個地點有幸承載了一場屬于你的盛大情事,作為記憶的溫情布景,對你而言,這個地名本身已經構成了與幸福有關的深層暗示。但如果具體到沈陽,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劇目,我覺得難以想象。愛情讓一個人雙腳懸浮,而沈陽似乎更樂于讓發生在其間的愛戀落到實處。當某天上午我從沈陽的一幢老式居民樓里出來,走向省游泳館附近的公交車站,一邊走,一邊記起城市彼端的一家賓館。我的外省朋友和他的傷感情人,他們不足一周的隱居生涯正在此間虛度。在我到達沈陽之前的一天夜里,他們到酒吧對酌,長長的一串英文標記,很像他和她,在一個全然陌生的龐大城市,他們不為俗世首肯的戀愛,終于從人群的辨識中徹底逃離。音樂如水,輕易將他們帶往深醉。在飄浮的醉意里,水果樣的蠟燭淤積起清淺淚滴,使整個夜晚像寫錯了地址的電子郵件,恍惚漫游在一個未知的地點。第二天晨起,他們才發現新買的數碼相機忘在了酒吧里。浪漫總是有它名目繁多的現實價碼。我猜測,當他們進入回憶,會不會把沈陽和一只相機迅速混淆在一起?關于這樣一個城市,遺失的相機恰好成為記憶底片上的微小瑕疵。

我告訴身旁的女友,經歷了剛剛過去的一夜,我才覺得我進入了沈陽的內里。在此之前,我是一只細小的水泡,在明暗不定的空曠水域緩慢飄浮。是她和她的父母,這簡潔牢靠的三口之家,在我體內安插了類似魚鰾的神奇物質。我看到了沈陽深處的寒涼和幽昧,終止于上午十點鐘炒蒜苔的香氣。作為一條做客的魚,我試圖控制游弋和上浮的速度,像任何一條土著魚一樣,努力與水草們糾纏得熟門熟路。

在這樣的場景中,我的外省朋友和他的無望愛情,正趨近于一場幻境。這里是沈陽,晝夜的溫差在人的身體中注入影響,毛孔,肌肉,骨骼,繼而波及命運的心臟。而在這一刻,我所看到的沈陽,一張中年的臉,真實、堅毅、溫和、內斂,是有一些城府的,以及一點恰到好處的陌生感。像一個為前程奔忙的老友,隨緣地偶爾一見。因為是偶爾,他的發型、衣著、談吐,他隱在眉宇間的恍若遠游歸來的氣度,都讓你好奇和迷惑。而你與他的交談像一杯礦泉水,用的是家常的一只玻璃杯。因為這樣的水和這樣的杯,里面的不安和敬畏,看起來仿若清澈無物。

我的一位朋友,曾將自己的生活比喻成一只螞蟻在沈陽的行走。多年以來,我始終疑心,是沈陽這樣一座龐雜的城市,讓一個滿懷才情的女子過早地學會了謙恭。無論對一個原住民還是外來者,它的蕪雜、混沌和巨大都毫無疑問構成了潛在的威壓。再一次面對沈陽,我不禁心情復雜。我的朋友們是一顆一顆星星,在這個叫沈陽的星系里安家。他們之間的距離,形成了我穿梭在這個城市的復雜軌跡。我忽然覺得,即使在城市里游走多年,反復修習過見慣不驚和深井無波,但是另一個我,似乎始終生活在童年的鄉村,在我的鄭屯鄉鄰們中間。他們對小小蓋州縣城的無端熱愛,仿佛古時趕考的學子翹望內心的京城。城池因此不只是一座城池,是夢想,憂傷,是一個人的生命中永不能到達的天涯。而內心的流連和驚喜將永不能表達,那清晰真切的每一個字,穿行在這個城市的暗影里,像小說中的一場隱喻。

 

 

 

 

沙爽,女,作品散見《詩刊》、《散文》、《鐘山》、《天涯》、《大家》等。出版有散文集《手語》、《春天的自行車》、《逆時光》。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wangchu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