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專題 > 正文

陜西散文家譜

中國散文網 作者:閻綱 發表時間:2021-03-23 我要評論(0)
字號:T|T

 陜西散文家譜

/閻綱

管窺所及,時見一斑,我只說說我心目中的陜籍散文家譜。

陜西是小說大省,也是散文大省。難道小說家必定寫得一手好散文嗎?小說家往往寫出好散文,如柳青、杜鵬程、王汶石等。陳忠實學柳青,他的散文像柳青寫小說一樣,人物依然是立體化的,追求雕塑造型的逼真和凝重。

魏鋼焰、李若冰、賀鴻鈞、侯雁北、李天芳、毛锜、和谷等,大多是寫散文起家,專注于散文或散文化的報告文學。李若冰《柴達木手記》忘我的豪情兼有心靈的美質,在全國范圍內掀起同類題材散文的創作熱潮。

陜西逐漸成為散文大省,緣于林江之亂既平、賈平凹才情顯現以及力倡大散文《美文》雜志的創辦。

賈平凹寫散文,混用小說筆法,上自古文筆記說話,下至雜感隨筆小品,凡敬畏天地、陰柔性靈之作一概為我所用,具有漢代石刻一錘子傳神的本事,也富有民間文化的底蘊,語必通俗鮮活,韻味醇厚,且不乏禪意,好讀,耐讀。平凹的小說和散文是地道的土特產、中國貨。有作家認為平凹的散文勝過他的小說(其散文正好與王兆勝形聚神凝心散的藝術散文特性相吻合),人更喜之,學他簡約傳神的白描,但是,這種語言硬學是學不來的。

說平凹的散文勝過他的小說,這話也對也不對。《浮躁》《廢都》出世前,平凹的散文勝出,頗富中華美學特色,盛極一時。《浮躁》《廢都》之后一直到《高老莊》《秦腔》《高興》《極花》等,平凹的小說聲名大震,上天入地、自由想像,或寫都市文人的墮落,或寫貧困基層的勤苦,其總體價值似乎蓋過散文。

孫見喜大寫平凹的評傳,風靡全國,那也就是長篇散文。庸者記事,智者誅意,章詒和的《往事》、《伶人》既是秉筆直書的傳記,也是文采風流的散文。

劉成章因《安塞腰鼓》而成名,他的散文基調是安塞腰鼓震耳欲聾的狂放與豪邁,是信天游刻骨銘心的復調和變奏,黃土地上五顏六色,山河壯美人多情。劉成章七篇散文入選多種語文課本。劉成章散文有成,但在全國知之者寡。他在《文學報》上給自己做廣告,形同背插稻草沿街叫賣,我和王愚、李星急了,又寫文章又開會,《羊想云彩》得了個首屆魯獎

朱鴻的散文深受《古文觀止》和唐宋八大家的影響,受聘師院教授前后,追求學者型散文的藝術效果,年選本多有收錄。及至《關中,長安文化的沉積》、《歷史的星空》和《長安是中國的心》三部書殺青,實地開掘,鉤稽故實,于史補闕增容,于文散章別裁,質樸厚重,幾臻乎高致也。近讀其《小路》,“……小路顯然支持了祖先的生存和發展,小路沉積著自有農耕以來的層層疊疊的傳統文化。”“少陵原上的百余聚落,盡由這些小路連接。關中的所有古鎮,乃至九州之城,也由這些小路連接。小路是中國的神經和血管!

騫國政勤奮,出書不少,立志要把散文寫成心底流出的清泉。

和谷的散文入選過語文教本,其散文式的演講譽滿講堂,他投中歷史人物傳記的冷門柳宗元、終成力作的《柳宗元》,沒有深厚的小說功底和散文功底是拿不下來的。邢小利的散文注重意境的開發,對散文藝術性的追求十分明顯,例如其后出版的《陳忠實傳》和《柳青年譜》,筆端常帶感情,流傳很廣。

張國俊寫散文較早。她追憶師母——閻景翰教授病妻的一組散文情亦何真、直逼人心!張艷茜對抗苦難、堅守母女親情等等散文,直抒心意,人情味濃。她后來掛職米脂,開發大文化散文的資源去了。龐進的龍文化研究別開生面,擴展了散文的題材領域,得到專家的好評。馬治權創辦《各界》之后,書法、散文兩風流,著意錘煉文詞,不作無病呻吟。王芳聞寫過為數不少的地域文化散文,迄今孜孜以求。

梁澄清《俗眼望蓮》等散文集地域風情誘人,風格質樸醇厚,語言文字親民,曾多次應中央電視臺之邀導游關中名勝。他的散文貴在俗說,俗不傷雅,不乏警策,是民間文學的乳汁養喂大的、咸陽地區風味十足的中國土特產,惜乎,他的散文沒有走出咸陽、走出省界。

方英文的散文,時有小說繪制的筆法,兼有雜文家的諷刺和幽默,隨意性強,甚至肆無忌憚。

王蓬的報告文學大多采用散文筆法。王蓬身背照相器材走天涯,從飛鳥不至的古棧道到通往波斯的絲綢之路,看遍山水之險惡和生命之倔強。我說過,王蓬是當代徐霞客,他的游記體系列散文或報告文學頗具史料價值,但是沒有被北京文壇所注意,甚感惋惜!

史小溪的散文早已嶄露頭角,陜北的雄大與蒼涼,狂放與凝重,雜以凄婉的旋律,頗感壯美。陜北這塊地方不得了,歷史積淀厚重,民風強悍多情,生活凄苦生命力極強,信天游的憂傷和大膽聽得人心酸難忍,都是詩的富礦啊!

祁玉江是個地方官,忙里偷閑寫散文,發表作品很多,陜北山高水長,文筆才情嶄露。高寶軍也是個陜北的地方官,酷愛散文,文字上肯下功夫,《鄉村漫步》一書墨中有彩。

今人寫陜北的可歌可泣不能僅限于傳統式的頌揚,陜北散文在直面和深化歷史和現實的熱點、痛點、拐點諸方面似有亟待突破的必要。

陳長吟的散文集多矣!他的散文背后有著專業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編輯經驗,十分在意散文文體的敏感和隨意,注重散文詩的意境和心里的暗示,帶動了一批散文作者。

穆濤的散文鉤稽古風,廣征博引,澄懷悟道,惜墨如金,追求小品的理趣和藝術的朦朧美,為平凹文配畫再染些禪機和禪味。散文是他心中的佛。集腋成裘,出版《先前的風氣》,為本屆魯獎評委所看中。

作為創作組織者的雷濤和經濟工作領導的白阿瑩,散文漸臻佳境。雷濤的散文雖好卻少,白阿瑩域外之旅的一組系列散文卻打了個漂亮的短平快,近年來一組系列的鄉情回憶運筆頗勤,恰似井噴。

據統計,我省約4000名會員中,大多數人寫散文,《美文》雜志不但推出像王云奎、王宗奇等新人新作,而且推出像楊瑩、范超等一批散文新秀。年輕作家的散文框框少,現代氣息濃,自然,流暢,抒情。寄語后來人:獨立思考接地氣,天空任鳥飛,我手寫我口,筆端常帶感情!

旅京的陜人也寫散文,那滿口醋熘的北京腔,一聽,那就在陜西。周明的散文寫得很多,他是文壇基辛格,報告文學的老資格。他的散文取材文壇先賢,情系海峽兩岸,力求敘事記言的原汁原味,是冰心、梁實秋等不少老作家往事和人品的真實寫照。

王宗仁不畏艱險,無數次往來于青藏高原,為冰雪里燃燒的熱血所感動。他的散文從新聞特寫起步,進而運用散文詩的聯想造境,追求險惡的環境與崇高精神的和諧統一,《藏地兵》此次獲魯迅文學獎,實非偶然。

雷抒雁的散文當然是詩人型的,精短,率性,隨意,多產,一個閃念的深度抒情,即成散文佳作。親昵地叫她娃()的小名,那難以忘卻的叫聲,那叫聲無比溫馨的瞬間,成功為一篇動人的憶母文。

白描的散文有小說的功底但寫得不算多,可是此次寫于危病中的長篇散文《被上帝咬過的蘋果》如泣如訴,命懸一線時的萬千思緒和親朋們深情關愛期間的心理活動,情真意切,極其動人;既絕望,又坦然,大有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其言也真之痛感。博客上連載時,一天的點擊率曾高達十萬人次。我常常發出感嘆:古今至文多血淚。

王巨才是官員,文氣勝于官氣。他在任上,對散文用情很專,長于(家鄉)陜北故實和人文景觀,情動于中,字里行間閃爍著人性的光芒(如《沉重的負債——我的兩個母親》:子欲養而親不在。這人世間最令人傷懷的追悔,注定將伴隨終老。)。沒有華麗的辭藻,有的是義理、考據、辭章的三位一體,可謂我所杜撰的學而優則作。如《浪打沙灣寂寞回》,不熟悉歷代書法大家,不熟悉沙灣郭沫若的著述和際遇,不善于情景交融的游記技巧,能放縱筆墨遨游時空,欲把心事付瑤琴,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新疆的楊聞宇、河南的鄭彥英,都是散文名家。

楊聞宇,軍旅作家,傾心于歷史文化散文,鐘情歷史上飽有血氣和文才的女子。楊氏后期的散文務去陳言、漂亮修辭,簡潔而曲回,內斂而綿長,平實而奇詭,清新而剛健,從現實到歷史再到哲學,集優美與崇高兩種美學范疇為一體。他的《文武天水》《萬里邊關馬伏波》《千年風塵一知己》等,耐看,無愧于名篇。

小說家、劇作家鄭彥英的散文也寫史,對古代學者和發明家最為崇敬,如《河之南》等,此次獲魯獎的散文集《風行水上》,信馬由韁,秦腔味!

正是以上這些散文家的寫作成果,支撐著我們陜西的散文大省。

至于我本人,一輩子的報刊編輯,同步寫作評論,人問:如何寫好評論?我說:詩不可不讀,散文不可不寫,最好讓評論和散文雜交,生出人性化、抒情性的優化評論新品種。

人問:你的散文什么內容?我說,我所記述的,是令我心動的人和事,主要是親情和世風,談風云,也談風月。但深感氣韻、文采的欠缺,羞論想像、靈性之飛動,生怕有人說這是散文。好在人們默許大散文的存在。其言也善,其言也真,行文卻不屑為偽。散文找我,我常常激動不已!

人問:《我吻女兒的前額》何以動人?我說,我沒有正經寫過散文,父母親去世,念以何深,散文來叩門,寫了《我的母親閻張氏》和《體驗父親》。女兒去世,夢里尋她千千遍,思緒綿綿,散文又來叩門。散文找我,散文是延伸思念的最佳藝術形式。

人問:怎么寫好散文?我說:首先寫你的父親、母親、戀人和愛人,寫沒齒難忘的骨肉親情,寫死去活來的愛,端起飯想起你,眼淚掉在飯碗里。寫散文是要動真感情、掉眼淚的,寫時掉淚,潤色時也掉淚,讀者才有可能含淚,無感無淚,趁早洗手。

落筆前一定要想好:一、沒有獨特的發現,不觸動你的靈魂,不要動筆;二、沒有新的或深的感受,不要動筆;三、細節是魔鬼,沒有一兩個類似阿Q畫圈圈、吳冠中磨毀印章那樣典型的藝術細節,不要動筆;四、力求精短、去辭廢,不減胖、不出手。那年,冰心散文獎頒獎,會下,林非緊握我的手說:《我吻女兒的前額》可是血淚至文啊,但是,最后一段多余,我愛人蕭鳳(也寫散文)同樣有這個感覺。我的散文擺脫不了評論腔,這使我非常惱火。

散文不厭其多而厭其不減肥、長又長。試看今日之域中,散文越拉越長,謀財害命,我也未可免俗,眾鄉友們亦未幸免!

《陋室銘》81個字,是詩。林覺民的與妻絕命書痛徹心肺,不過一封短信,是詩。孫犁的《亡人逸事》幾分鐘可以讀完,能讓你心酸好一陣子。平凹的《游寺耳記》算上標題不過323字,情景交融,養眼。

陜西散文資源如此豐富,陜西散文作家如此眾多,今后不再出些人才,可就說不過去了。

【附注】本文系2011515日西安召開的陜西散文學會成立大會上講話的增補稿,一得之見,難免把幾顆珠子從眼皮底下漏掉了,恕我眼拙。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wangchu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