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邊的長治(阿拉旦)
天邊的長治
阿拉旦·淖爾
金色的彩虹把藍色的天空深深的劃成兩半,雨后天空晴朗寧靜,此刻它的美令人神奇窒息。就在海一樣藍的天空里,燃燒的彩虹像少年鮮活的生命,把奇異的光芒撒向大地。
我迎著彩虹的光芒向前奔跑,穿過無數云朵山川大地和溫暖的陽光。
幾對燕子悠然地游蕩在天空,它們和我一樣歡快的飛向前方。前方是我要到達的長治,親人正在那里等待我,似乎甜美的生活在這一刻升華。人們沒有不渇望幸福生活的,就連天上的燕子都飛的那么歡快那么瀟灑悠揚。
長治的黃金粥
長治有比鮑魚還要好吃濃香的小米粥,煮進鍋里它就變成了黃金一樣金色的小米粥。
長治的小米煮出的粥它的顏色和其他地方的不一樣。首先是長治的小米好,長治的小米黃亮黃亮真像黃金,煮進鍋里你會聞到久違的米香味。
當你喝過長治的小米粥時你就會知道小米粥是啥味道了。長治的小米它是我喝過的最好的粥,它在不知不覺中勾住你的胃,還會把你的心勾走。我就是在喝了長治的小米粥后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它。在此之前我幾乎不喝小米粥,喝了它會不停的上廁所,從小我就沒喜歡過它。
長治的好友桑吉和雪虹分別寄來長治的小米,叮嚀要我一定喝,說這是他們長治最好的小米,是不上農藥的有機小米。因為不喜歡喝粥我不知道哪里的米好,我是被不上農藥的有機米吸引了。
那天中午,我煮了一小鍋長治的小米粥,不一會廚房里竟然飄出了濃濃的米香味,隨后滿屋子都是米粥的味道,這個味道我已經好久沒有聞到了,它帶著綠色的田野氣息迷住了我,生來我第一次喝了兩大碗小米粥。
喝粥的原因是因為天氣太熱,為了不浪費米,怕米生蟲子也為千里路上朋友的友情我才開始喝小米粥。就在我有意無意連續喝了半月時發生了我想不到的事。那天因為忙,我沒煮小米粥,結果是整整一天我竟口干舌燥,連著喝了好多杯水都不解喝,當時就是想喝小米粥,第二天早上我破例的沒煮奶茶,急急忙忙的煮了小米粥,喝了粥后我發干的嗓子才算安靜了,這時候我才知道俘虜我的不光是長治朋友的友誼,還有長治的小米粥,它不說話沒有聲音悄悄的就把你勾走了。
當我再喝商場買來的小米時我已經能準確的分辨出它們的味道和口感了,在此之前我不知道小米它們之間有什么區別,喝了長治的小米我對小米有了認識和了解。
更離奇的是當我在長治喝長治的小米粥時,它和我在蘭州煮的顏色味道竟然不同,長治煮的小米粥要比我在蘭州煮的顏色更黃更香,它簡直就是黃金粉,碎碎的亮亮的金黃金黃的。
我找不出原因站在廚房里盯著煮粥的雪虹看,她要加放什么東西嗎。雪虹什么也沒放只有水和小米,煮粥方法和我一樣,但她煮出來的粥確確實實比我在蘭州煮的香,比在蘭州煮的黃。我問雪虹時,她神秘的笑了說那當然了,這是在我們長治呀,我們長治的小米要配上我們長治的水,她說的自豪得意。噢,原來是這樣她說的有道理,就如我們蘭州的牛肉面在蘭州是正宗的蘭州牛肉面,離開蘭州離開蘭州的黃河水,它就不再是黃河水的蘭州味道了,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確是這樣。
長治有一種叫齊草的食品
齊草在我不知道它名字之前我叫它“土”,因為它的顏色和地上的土一模一樣。它是一種烤干了的面食,一種很小的食品,它圓圓的小小的分紅白兩種,是我和雪虹晚飯散步時在街邊碰到的,一位鄉村大爺推著小車在賣。
這個食品是我見過的所有面食中個子最小最可愛的食品,它像新疆的小萄葡一顆一顆誘人地堆在那里,抓起來就能吃。因為興奮我忘記了尋問老人家它的制作過程和方法,我想它應該是人工做的。雪虹說別看它小、胃疼的人吃它養胃。齊草干干的小小的它簡直就是一個個引人關注的小土球,
雪虹說它是放進一種細土里炒熟的,炒的一粒一粒炒的又干又脆,有淡淡的土香味,把它當零食吃也能當糖果吃,饑餓時還能當飯吃。雪虹說紅的齊草是面上放了紅糖,它是甜的。和土一個顏色的就是原味,把它和土放在一起很難辨出它是面團還是土。齊草的口感很好,吃到嘴里脆香脆香,它大概放上幾年都不會壞吧,真是一種旅行的好食品
在長治明媚的陽光里,我走在長治的長子縣城,長子縣聽到這個名字時就感覺它非同尋常,一定有很多美好的故事。因時間關系我無法了解長子縣的地貌山水,但就在這個下午我在長子縣城靠西邊的山丘上看到了十多年來沒有見到的晚霞。晚霞它紅透了,紅的透明紅的發紫。
它不是晚霞,它是掛在天邊一顆熟透了的巨大的火球,它帶著整個天空和大地的燃燒力,帶著生命走向高峰不可抗拒的魅力和氣質,高高的血紅血紅的掛在天邊,頃刻間就把我吸引,把我的思想和心情瞬間放進了一個美妙的時光里去沉思默想……
我拼命的躲開那高大的樹木,拼命的站在高的位置想抓住那個巨大的火球,想留住那個絕美無比的紅!
那團迷醉我的火球它經過柔軟的大地經過樹梢和山戀久久地映在我心里……
長治的先輩
長治出了歷史上有名的斷臂刻經的女子崔法珍。崔發珍是誰?崔法珍就是砍斷臂去刻印《大藏經》的長治的神奇女子。
有記載崔法珍斷臂發愿刻印《大藏經》的神奇歷史。她用了一生的心血為世人留下了珍貴的《大藏經》。沒有崔發珍就沒有今天這樣完整珍貴版的大藏經。今天國家圖書館保存的《大藏經》就是法珍法師印刻的。長治市視文物為寶貝的文物研究專家張先生,向我講述了長治的崔法珍斷臂印經的真實事跡,這個故事令我震撼又驚訝。
歷史上有幾個斷臂刻經的人?就在聽了這個故事的那天晩上我似睡非睡,想著法珍法師的事跡,她太偉大了,做為女性她為保存國家的經典文物付出了她的一切一生,以斷臂來完成刻印經典文化的神圣使命。
張先生在向我講述法珍斷臂印經故事時,他的眼睛里有潮潮的水和滿滿的敬畏。他對崔法珍法師只稱“法珍”兩字,不叫全名,他說稱全名有對她的不敬和褻瀆。
這是一位對經典文物有真正愛心和保護心的人,他的思想和行為,他對文物的愛和重視遠遠超出了他講述文物的心情,這樣的人就應該和珍寶文物并列。
文獻資料記錄:十三歲的小女孩崔法珍,在她年幼的時候,身染重病,瀕臨死亡,父親崔進帶她到處求醫問藥都沒有效果。后來是一個寺廟年近百歲的老僧和尚救了她,當她去感謝老僧和尚的時候,老僧和尚只有一個心愿,就是要重新刻制佛經。十三歲的孩子崔法珍就真的將此事記在了心里,她默默發誓一定要完成刻印經,隨后她抽出刀來將自己的一只手砍掉做誓言的見證。待她醒過來之后,她已經在自己家中的床上。斷了手的她并沒有養傷休息,她給父母留下了書信就悄然的離家出走,她要去完成她的誓言。此時她只是十三歲。從此,她向著她許下的宏愿一步一步一年一年歷盡千辛萬苦,乞討籌備雕刻《大藏經》。
大藏經,是一切佛教經典的總集。
釋迦牟尼佛在世時創造了佛教,他的弟子將佛陀的教誨和思想收集整理留下經典文化。唐玄奘西天取經,也只是取來了一部分。而崔法珍歷經29年刻印《大藏經》,據說有十幾萬套。一套完整的大藏經有5048卷經書,現在只留存于世14卷。獨臂而行的崔法珍為了刻印《大藏經》,風雨無阻千辛萬苦的化緣求施舍,籌措資金去實現她刻經的宏大心愿,保護文物經典。在籌備資金過程中她風餐露宿,舍己忘食牢牢記下了每一位捐助者的姓名。就這樣,最初別人并沒有將這位獨臂女子當回事,而她卻做的認認真真,一日一月一年又一年,風吹日曬,風雪無阻地進行著,直到后來她做的事情影響和名氣越來越大,當地百姓都受到了感動,從心里升起了慈悲和發愿,募捐者越來越多。有的老百姓捐出了自己的口糧,有的捐出了銅錢,還有的甚至捐出了自己全部家當來支持贊助崔法珍刻經。崔法珍對每一位資助人都做了詳細的記錄,一筆一劃沒有絲毫失誤,她將每一位施主的名字認認真真清清楚楚地列在經書上。而唯獨沒有她自己的名字。
法珍法師歷時二十四年,她踏遍了山西及附近州縣的山山水水溝溝坎坎,終于籌措到了足夠刻經的資金,開始了這項偉大而神圣的工程。
資料記載:當印出第一部大藏經時,離崔法珍許下宏愿已經過去了整整29年的時間(寫到這里我流淚,29年是人生一個怎樣的漫長時代)!如前所述,《大藏經》中有布施者的名字,但沒有發愿斷臂、經歷種種磨難和艱辛,滄桑地走過29年歷史的崔法珍的名字,千千萬萬個名字中唯獨沒有她名字,沒有任何的提及!直到后來第一部經書送給金世宗(金朝第五位皇帝時),皇帝讓人為此書題跋,這才將崔法珍的功績前因后果記錄流傳了下來。
如果當初沒有法珍斷臂刻《大藏經》,這么重要的寶藏今天我們還能完整看到嗎!
長治除了法珍法師以外,還有法顯法師。
法顯法師是中國佛教史上卓越的佛教革新人物。是中國第一位到海外取經求法的大師,同時也是杰出的旅行家和翻譯家。
長治,不光是古代,近代的長治還在源源不斷走出圣賢哲人。今天,中國最大的女眾佛學院五臺山“普壽寺”的住持如瑞法師就是長治人。
“普壽寺”是中國人數最多的尼姑寺院,院中有尼姑1000多人。普壽寺始建于北宋,“文革”時,殿宇佛像被毀壞殆盡。五臺山當代名尼通愿老法師,生前一再申請恢復重建普壽寺,但未能如愿。
1991年,通愿老法師圓寂后,其衣缽弟子如瑞、妙音法師秉承先師的遺愿,帶領30多位僧人自力更生,在廢墟上重建寺院。同年創辦了五臺山尼眾佛學院。
幾年前,我去五臺山在僧尼帶領下去朝拜普壽寺,面見了威嚴智慧的如瑞法師,我無法想象,就是面前這位小巧玲瓏精瘦的女僧,頂天立地的建起了中國最大的女僧寺院。
占地面積兩萬平方米的寺院內整潔的讓人不敢走動,廊沿過道盛開著鮮花,那一扇扇明凈的窗戶內僧尼在刻苦鉆研經典。陽光明亮的照耀著這座1000多人清靜幽雅的寺院,在偌大的經堂里,我目睹了佛教文化的精髓傳承和以戒為師的典范。
這座寺院它已不是單純意義的寺院,它不僅是培養僧尼的佛學院,更是一座具有各種現代設備具全的現代化佛學院。圖書館、閱覽室藏經樓,中西等醫療服務和縫紉室,錄音室計算機室,僧寮宿舍等俱全。培養了國內外,中國香港、中國臺灣、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和地區的2000多僧尼。眾僧尼愛國愛教,在清涼的五臺山刻苦鉆研佛教經典。
長治過去有崔法珍法師,今天有如瑞法師,她們對佛教事業做出的貢獻如長治的地名將千秋萬代。
長治不光有法師,記載中還有中國歷史上僅有的女皇帝武則天。另有記載說慈禧太后也出生于山西。
天空的云如長發一樣飄過,長治美麗的九姐妹堅守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的奮斗,實現著偉大的中國夢,還有捐助傳統文化事業的麗潔、桑吉、雪虹等,她們在美麗的長治就是一道道美麗的風景。
桑吉說她前腳去海南我后腳就踏進了長治就是為了躲她,我百口莫辯!國寶巨多不勝枚舉文化遺產深厚的長治,天界地靈的長治,很注重環境綠化注重城市建設,樓宇街道處處是廣闊的綠地和樹木。
晨光溫暖的照耀大地,幾只喜鵲熱情的向我問好,沿著寬闊的街道我走在寧靜祥和的長治,心曠神怡。
老頂山就像圣人,高高盤踞注視守護著美麗的長治。
(阿拉旦. 淖爾,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會員。作品被諸多刊物轉載,入選年度排行榜。榮獲冰心散文獎、郭沫若散文隨筆獎、少數民族新人獎、敦煌文藝獎、散文選刊獎、作品雜志全國青年女作家獎等。)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