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上游美甘南
字號:T|T
我如同一只頑劣的麋鹿闖入朝圣者的禁地,帶著雀躍的心情,踏入一片名曰甘加的秘境。深嗅這極致的曠野和靜寂自然的味道。這里由于海拔的巨大落差,形成了迥異的斷崖式草原風景,崖壁、高原湖泊、石林、峽谷、史前溶洞等多種自然風貌錯落其中。游人倚著低矮小丘,摒棄雜念紛擾,閉目駐足,耳邊的風不知從何處來,只覺它們在肆意攪動雪域里凜冽寒意,在這蒼茫的天地里,恍惚間彷佛窺見了自己的前世今生。突然心生艷羨,生活在這里的人,在神山神水中飄蕩,于牛羊雄鷹中穿梭。
甘加草原東部有一座從歷史深處走來的古城,傳言是千年之前西夏王朝所筑的堡壘,這座古城以一種特立獨行的姿態跳出了方圓的束縛,恣意地揮灑自己的個性,從空中俯瞰,呈現一個完整的八角結構城堡。在當地人心中,它更是防御“邪魔”入侵的圣地。八角古城,是古代要塞,漢羌、唐蕃時的邊塞重鎮,它見證了絲綢之路的繁盛,也歷經了王朝的興衰。徘徊在這古老的城墻腳下,墻內是喧囂鼎沸的人間煙火,墻外是廣袤孤寂的蒼茫草原,讓人徒生一種時空穿越的迷離之感。向青草更青處漫步,連綿起伏的草原,因一道陡然升起的高聳石崖而割裂開來,如同一面白玉屏風,幾千年來傲然挺立,守護著八角古城。陽光穿越云層,傾瀉而下,石崖泛起炫目的白光,如同稀世珍寶重現天日般璀璨生輝。石崖腳下,更有海拔最高、藏區最大的溶洞,深入其中便能窺見遠古時代高原人生活的蛛絲馬跡。溶洞更深處,還有天然顯現的佛像普照眾生,庇護著世代的牧民,日出而牧,日落而歸,牛羊成群,芳草鮮美。
沉淪于甘加的壯美與遼闊不愿離去,直至暮色席卷周邊,我抬眼瞥見一輪落日,不畏險峻在群峰里逡巡,把時間疏影留給舔舐傷口的豹子,把深邃和孤獨留給翱翔的飛鷹,把空曠和滄桑交給我這個遠游的行路之人。與這里的曠野生靈萍水相逢,雖是他鄉之客,在這絕美的秘境深處,靈魂與身體卻也各得其所。
天與山,山與云,蒼翠純白與金碧輝煌的廟宇自成一幅雄渾壯闊的異域山水圖。凜冽清冷與夕陽的暖色交織,純凈又極富生命的張力。如果想知曉信仰的力量,那就去拉卜楞寺吧!靜靜地聆聽從焚香爐里飄來的梵音,煙火繚繞中幾乎忘卻了凡塵俗世中的自己。這里是上萬僧舍構成的世外秘境,是全世界最大的藏學寺院。當我們拾階踏來,走過紅白黃墻,耳邊傳來的都是誦經中的箴言。
這些身著紅袍的僧人,帶著虔誠的信仰,于微時入院,苦讀經書,鉆研佛學,遠離紅塵俗世,十五年,二十年,或者一生。徘徊在看不見盡頭的轉經筒長廊,伸手去觸摸,肌膚的紋理與旋轉的經筒上的經文相互碰觸,心懷佛法,常感慈悲。除了風攪動的聲響,還有虔誠的朝圣者匍匐叩地的震動,高山上的神祇,日復一日地守護誦經中虔誠的信仰。一卷卷經書如同一盞盞千年不滅的青燈,那些雙手合十、匍匐叩首的信徒可否在這清冷寧靜的微光中放下病痛,躲過災禍,又能否在漫長的時光里放下孽障,放下一場場疲倦的交鋒和悲喜的對抗。
在夏河夜晚,誦經聲穿過的山巒,那些無可言說的偉大和渺小,笑意盈盈的孩童,高坐山頭冥想的喇嘛,蹣跚的老人,清亮的眼眸,近處的燈火透過了遠山,拉卜楞寺上籠罩著佛光。我與風低語呢喃,耳邊響起倉央嘉措的詩句:“轉山轉水轉佛塔,不為修來生,只為途中與你相見。”竟莫名生出一絲濕漉漉的鄉愁。
與寺廟告別,一路向西,風起煙嵐,山巒疊嶂。一個世紀以前,《國家地理》攝影師洛克發現了一個藏于甘南西部深山的世外桃源,從此伊甸園便在東方有了形狀——扎尕那。清晨露珠滴落土囊,早起的雄鷹在空谷里嘶鳴,撣去一身的煙塵,與那些飛翔的云朵一起靜待一場日出。終于太陽撞破了暗藍色的天幕,當第一縷晨光穿過云海,點亮峰巒,天畔山色都被染了一層緋紅,繼而萬丈金光,散落在這人間仙境。
石峰交錯在四周屹立,空洞的流云,遠處溪邊喝水的牦牛與羊群,歇腳的游人,這里的一切彷佛都是仙氣裊繞。扎尕那,藏語意為“石匣子”的村寨,一座完整的天然石城,恢宏肅穆得如同一座供奉神明的宮殿。美國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曾贊嘆“我平生從未見過如此絢麗的風景”。的確在這里云端之上,都是眾神的居所,云端之下是草木繁華,炊煙人家。駛過扎尕那密布的民居,我住進了一家小舍。倚靠在窗邊,靜待時光流逝,端詳起那彷佛近在咫尺的落日,一會兒又仿佛被群山推向更遠處。溫柔的暮色鋪滿大地,想起那句“曉看天色暮看云”,竟然生出一些難以名狀的思念。冷峻的石峰也因夕陽的渲染多了幾分溫柔,天幕灰藍,世間萬物彷佛都要隱去,只留下屹立的石林,亙古地守護這片凈土。
碧落蒼穹下,牧人更杯換盞,雪域高原的盡頭,長河落日迎著皎月星河,八月的晚風給連綿的山和蜿蜒的河裹上涼意,流云和孤鶩,相攜而去,脈脈不語。
黃河上游的風輕吹,美仁大草原的花兒就擺弄起婀娜的身姿,翩翩曼舞起來,驚擾了草原上的牛羊,連秋蟲的呢喃也變得聒噪。湛藍的天空、飄浮的白云一起合奏出秋日的序曲,離離原上草的榮枯再次演繹,高原草甸獨特的地貌,讓那些隆起的小草堆出落得嬌俏又可愛,一簇一簇已由蓬勃的翠綠漸變至金黃,偶爾有馬群出沒,風中的嘶吼,告訴我這不是易碎的童話,這是真實的茫茫草原。
藏族人曾說,懂得空靈,雪峰便屬于你;偏愛洶涌,江河便奔向你。當我停駐于九曲黃河第一灣時,更能懂得這句話的深意。黃河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她自青海向東,流經若爾蓋,在唐克與白河匯合形成了壯麗的九曲黃河第一灣。如同神女的飄帶自天邊旋轉而來,在這里守候一場日落之后,或許還能邂逅晚霞與彩虹。隨著水澤蜿蜒往更深處走去,來到花湖,這里是被草原包裹的濕地,是天然的海子,萬千水鳥翱翔棲息于此。恰逢天晴,碧空如洗,山色清明,水中藻荇交橫,水面的倒影,云角低矮,天藍如碧,疏條交映。在水一方,偶爾還有鉆出水面的花兒與水鳥,逗樂成趣。
遙想兒時遇見山川,我們總是嗔怨,怨路崎嶇,怨峰高入云。而今舟過萬重山,領略了這人間萬般波瀾,久違了城市的霓虹燈璀璨,暮色四合,與山風輕擁,在這浩渺的高山草原,枕著澄澈星河,與飛禽走獸一同做一個自由散漫的夢。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責任編輯:wangchun]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