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性放下書,聽雨
字號:T|T
《索性放下書,聽雨……》
作者:王潔
雨是在午后倏忽而至的,那時我正在翻看一本唐詩選,窗外的天色不知何時暗了下來,及至我抬頭,才發現窗外的山已被染成濃重的墨色,幾乎就在同一時,豆大的雨滴從天空飛落而至,發出密集而急促的聲響,原本沉悶的天地,此刻仿佛由昏睡中驚醒一般。遼闊天地,唯有這一種聲音,鋪天蓋地,壯懷激烈。遠山猶如蒙上霧色的油畫,與我隔著一層水簾,零零星星的路人在油畫里穿行著,成為了細小的點綴。
哦,這力量充沛的盛夏的雨!
索性放下書,聽雨!
圖片
雨聲仿佛是彼此追逐著而發出的,間插不下別的聲響,平日的喧嚷盡被吞沒,我孑然一身與雨相對,此刻,空氣中有了一絲孤獨的氣息。此情此景,讓我想起張承志《北方的河》里那大氣磅礴的黃河吟嘯,曾經讓我這樣的女子生發了不顧一切去黃河邊望上一眼、吼上一嗓子的沖動。而此刻的我站在陽臺,享受這雄渾的大自然落雨的表演,遙想自己已去到了黃河邊上,心在廣闊的天地間馳騁著,一躍千里。
蔣捷有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想必他聽的是一場秋雨吧。春雨細膩,潤物無聲;秋雨纏綿,牽系情思;冬雨凄冷,寒氣逼人。唯有這夏日的雨,灑脫蹦躍,最是生機盎然,氣勢磅礴。
圖片
料想每一滴雨也是歡快的,它們蹦跳著下落,像頑皮的孩童一波接著一波。有人說,無論是大雨點兒跳,還是小雨點兒鬧,都是亮晶晶的雨孩子在奔跑舞蹈。直至落地的一刻,它們才會知道自己歸于何處,但那無畏的下落,又何曾顯露半點猶疑呢?如同青少年時期的人,神采飛揚,笑聲爽朗,心地善良又柔軟,卻不輕易服從于社會的既定規則,一心守護心愛的事物,奔跑著向那明亮的方向。
撲面而來,是雨的清冽味道,哦,青春的芬芳好似也在這一刻揮發而出,一洗我午后的倦怠。粗大的雨點擊打在窗外的綠植上,葉片一彎再彎,直不起身來仍在堅持,竟讓我忍俊不禁。這調皮的雨的游戲!
圖片
每一滴小雨點,都是暢然的生命呀,敲擊地面而成的音符,匯成一首奔騰歡快的歌。它們由雨而河,由河而海,由海而云,由云又雨,生命便在流動與轉換中交迭傳延。好的人生也是如此,不凝滯于某種單一狀態,孔子言“君子不器”,便是鼓勵人在有限的人生里不斷探索生命新的奇奧,在自我與世界的交互中發現自身新的可能。
我認識一個朋友,已近而立之年,卻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的“二十歲”生日。他愛好攝影,加入了某攝影協會,有一次朋友聚會,大家沒聯系上他,后來他解釋說當天帶著單反去追逐了晚霞;他熱衷于閱讀,由文學、社會學、心理學涉獵至物理學、天體學,近來癡迷于宇宙星相的他甚至購置了一臺天文望遠鏡,常讓我自嘆弗如;他的廚藝不錯,各地特色美食但凡他吃過的都能做,他說簡單的食材里藏著尚待開掘的至味……如此,他一直在不斷刷新自己的人生,每一次執著的“二十歲”生日,朋友們都一同見證并祝福他那顆赤子之心。
俄羅斯詩人葉賽寧說,人在大地上只活一生。我每每想及此,都覺得每一個生命細小的片段都不應辜負。歲月這神偷,好似趁人不備便能暗換流年,恍惚間,當年在夜路上放歌的姑娘,現在已為人妻為人母,眼角多了幾分歲月賜給的溫柔,而青春也不知何時許由她身上渡到了孩子身上。唯有赤子之心,從不因歲月更迭而褪色。
圖片
那奔跑的雨,那跳躍的雨,那歡呼不停的雨……像極了一群勇敢而自在的小精靈啊!
這時雷聲作響,與雨聲相映,氣勢愈加磅礴,頗有白居易筆下“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之意趣。這夏日的雨儼然一副獨裁者的樣子,一上場就占領了天地,又仿佛嫌氣勢不夠,遂以雷聲為鼓,讓天地相呼應。風亦急,竟見山上有樹枝從樹干生生扯落。這才想起來,已好久沒有下過這么大的雨,又或者,是我好久沒有留意過這樣的雨了?
圖片
沉思間,雨已漸漸變小。天地一新,仿佛若有光,山色也平添幾許嫵媚。
再望樓下行人,步履似也漸漸放緩,一如雨落的節奏。生活,仿佛也慢了下來。綠植吸滿水分,昂然挺立,英姿颯爽。時有風來,清香盈袖。始漸聞樓下車馬響,傳來人間煙火氣。
圖片
生命中會遇到無數次的雨,然而并不是每一場雨都被好好聆聽了。張潮在《幽夢影》中寫道:“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此生耳。”宇宙間每一種自然的聲響,仿佛皆有無窮趣味,我們若是步伐太快,靈魂落在了身體后面,總不會有朱光潛先生說的“慢慢走,欣賞啊”的心情,而這似乎司空見慣的落雨微風、云起云落、霧聚霧散,卻也可能因此而不曾被仔細欣賞一回。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唯有用心去慢慢體會,方解其妙。以前讀書時候有一同學,喜好古典事物,其桌置有一架古琴,可我們從不見她彈,人問何故,她答,未學琴藝,但每每面對古琴,心里已經有所獲。我們仿佛也因此看到一幅新天地。
聽雨、觀景,有時候也是在聽自己、看自己。
雨輕輕淺淺地落著,一滴、一滴、又一滴,此處應屬尾音了。而我微笑地凝望遠處,內心平靜、溫和。
圖片
圖片
◆ ◆ ◆
作 者
圖片
王 潔
1981年生于陜西扶風,現居西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學會副秘書長,陜西省青年文學協會副主席。作品多見于《中國文化報》《文藝報》《中國藝術報》《光明日報》《散文選刊》《中國散文家》《延河》等刊物,出版有散文集《六月初五》、《風過留痕》;長篇小說《花落長安》。榮獲第八屆冰心散文獎。散文集《六月初五》獲第二屆“絲路散文獎”最佳作品獎。代表作《永遠挺拔的白楊樹》獲全國職工散文大賽二等獎;《愛情如海不是美麗的童話》獲第七屆全國海洋文學大賽二等獎;《一頂草帽》獲第九屆華人華文散文詩歌大賽一等獎;《絲路回想》獲第三屆全國青年散文大賽銀獎;另有諸多篇文章獲得國家、省、市級獎項。余秋雨、賈平凹等多位國內知名學者、作家對其作品給予高度好評與肯定。因創作成績突出,榮獲第二屆“三秦優秀文化女性”榮譽稱號。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責任編輯:wangchun]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