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亮等著名作家筆會巴渝
由中國作協與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聯合主辦的“中國著名作家看重慶”活動本月21至25日在重慶舉行。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勝友,中國作協副主席張炯、蔣子龍、黃亞洲及瑪拉沁夫、張賢亮、黃濟人、陳世旭、曉雪、趙本夫等來自全國各地和港澳地區的40余名作家參加了此次活動。今年10月,以“城市,自然,人”為主題的第五屆亞太城市市長峰會將在重慶舉行,這是該峰會第一次在亞洲舉辦。作家們此次不僅采風,更肩負起宣傳重慶的重任。
張勝友在開幕式上講話指出,重慶有獨特的自然風貌,鮮活的風土人情,火熱的建設場景,豐富的生活樣式,為重慶乃至全國廣大作家提供了豐饒的創作資源。此次活動對提高重慶的地位,擴大重慶的影響,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將產生“讓重慶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重慶”這一相得益彰的效果。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黃奇帆專門向作家團介紹了重慶基本情況,從產業結構、所有制結構、工業結構、金融資產、城市化水平等五方面的變化介紹重慶。他還介紹了重慶“大都市連綿帶”的城市發展模式、交通發展規劃、三峽移民情況等等。作家們表示出濃厚的興趣,許多人都用筆認真記錄下報告內容。
簡短的開幕式后,作家們興致勃勃地乘上了依江而建的輕軌。張炯說,山城山青水秀,樹綠花紅,高樓林立,道路四通八達,如履平地,到處欣欣向榮,蒸蒸日上,面貌一新,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慶的夜景太漂亮了,有感染人的氣派。”蔣子龍描述自己在飛機上看到的重慶夜景。他說,重慶從未停止過巨變,這座美麗的城市屬于未來和希望。年過八旬的原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瑪拉沁夫也不禁感嘆,“重慶的夜景不是一般的壯觀!”
抗戰期間曾在重慶住過數年的張賢亮望著窗外的美景,開始有了“思鄉情”,他甚至還操起了重慶話,向一旁的人介紹:“我小時候過江都是坐木船和機械船,那會兒重慶馬路上主要都是黃包車,而且還有坐轎子的。現在重慶一年一變化,我這個老重慶人都有些不認識了。”他覺得,“重慶的輕軌有煙火氣,有強烈的生活氣息,真正融入了觀賞性和實用性。”
在位于渝中區的重慶規劃展覽館里,流光溢彩的城市主模型使得作家們一次次發出感嘆:“這個城市太漂亮了,規劃做得很有思路。”在三峽博物館的“壯麗三峽展廳”,作家們輕輕觸摸從庫區135米水位線以下切割下來的三峽石,感嘆著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創作”,腳下是聲光電合成的長江水,浙江省作協黨組書記、主席黃亞洲對記者說:“似乎身在三峽!”“抗戰時期文化展”更是引發了作家們濃厚的興趣,他們專心致志地閱讀說明,在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中尋找自己敬仰的那些身影。
在渝北區參觀別墅區和居民住宅區時,作家們贊嘆重慶房地產開發的氣魄和能力。黑龍江省作家協會副主席阿成開玩笑說,看著重慶城市這么漂亮,感覺自己好像成了陳奐生。在長安汽車集團參觀時,作家們興致勃勃地圍著樣車,向工作人員問長問短,了解長安汽車自主研發的決策。作家們還參觀了亞太市長峰會的會場,成為這個會場的第一批游客。
參觀訪問沙坪壩、九龍坡、大足、北部新區等多個區縣,暢游兩江,賞巴渝夜景,體驗“巴山夜雨漲秋池”的別樣風情;走訪重慶外國語學校、重慶師范大學,與下一代文學愛好者親切對話;參觀湖廣會館、磁器口古鎮,觀看重慶古老歷史建筑;走訪紅巖村,梁實秋雅舍,感受重慶的厚重歷史……集山之秀、融水之靈的重慶給作家們留下了不一般的美感。
據悉,作家們將以看到的重慶為題材,及時創作出各種體裁的文章,最后結集出版《中國著名作家筆下的重慶》作品專集。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