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來渝受追捧“對批評我的文章,我大都不看”
昨日,著名學者、散文家余秋雨攜夫人馬蘭專程來渝,接受西南大學育才學院頒發的藝術學院客座教授聘書。隨后,余秋雨分別在西南大學育才學院、重慶工商大學派斯學院作了兩場演講,受到數千名大學生的熱烈追捧。下午6時許,演講結束,記者與余秋雨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
“中國歷來創作家太少,批評家太多”
記者:從《文化苦旅》,到《霜冷長河》,再到最近的《借我一生》,你的散文隨筆有掌聲和叫好聲之外,也受到不少批評家的質疑。你如何看待這些批評和質疑?
余秋雨:我在今天的演講中說過,中國歷史上,歷來是創作家太少,批評家太多。這些所謂的批評家,不少連我的作品都沒有真正讀過,他們的批評又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對于這些人的批評文章,我大都是不看的。我想,一位讀者喜歡一名作家,不僅喜歡他作品的優點,同樣也會包容他的缺點。
“我十分之九的利潤在盜版商那里”
記者:這么多年來,你的作品一直很暢銷,但同時盜版也很猖獗,你如何看待目前出版業泛濫成災的盜版現象?這對你的影響大嗎?
余秋雨:盜版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可以說,在10本《文化苦旅》中有9本都是盜版。這就是說,我的書十分之九被盜版,也就是說我十分之九的利潤在盜版商那里。
“中國威脅論是種國際幻覺”
記者:近年來,你去過中東、歐洲等世界各地,寫了大量關于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論著,你周游世界最深的感受是什么?
余秋雨:現在,世界上出現了“中國威脅論”,我認為這是一種“國際幻覺”,這說明許多外國人還不了解中國人的性格特質。四百年前,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到中國傳教。當時中國處于明代,國力強大,這引起了歐洲一些傳教士、政客的疑慮,認為這樣強大的國家一定有侵略和擴張的意圖,這可說是早期的“中國威脅論”。翻閱世界各國文獻,你會發現在古羅馬、西班牙、日本等不少國家的文獻中都有“征服世界”的構想,但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典籍中卻沒有絲毫這樣的記載。
“重慶可以成為中國最美的城市”
記者:你來重慶的機會多么?你對重慶這座城市的印象如何?
余秋雨:這些年,來過幾次重慶,但由于事務繁忙,都是來去匆匆。但重慶給我印象非常好。我想,如果重慶更注意城市的規劃和布局,她可以成為中國最美的城市,為什么這樣說呢?因為重慶的地理優勢太明顯了,這里有兩條江,還有山城,完全可以建成氣勢磅礴、錯落有致的山水花園城市,上海、廣州、香港都有江,但沒有山,城市就永遠不會那樣有氣勢,有層次感。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