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有順為余秋雨鳴不平
昨天,針對文學界長期以來將散文創(chuàng)作劃分為“南余北周”(即“南有余秋雨北有周濤”的簡稱)的情狀,著名評論家謝有順發(fā)表評論說,余秋雨和周濤是完全不同的兩類散文作家,稱他們?yōu)椤澳嫌啾敝堋笔蔷湮膶W瞎話。對于余秋雨的散文因為過于煽情而遭到部分讀者、專家的攻擊,謝有順為余秋雨鳴不平,認為他的作品的確為散文創(chuàng)作帶來了新氣象。
謝有順說,從“南余北周”這樣粗糙的命名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代文學潛藏的混亂情形,“稍微讀過這兩人作品的人,應該都能看出來,他們是完全不同的兩類散文作家:余秋雨的散文有縝密的思維、文雅的語言和獨特的歷史洞察力,而這恰恰是周濤所缺乏的,周濤的長處是在于作品中有松弛的心性和自由的情思;余秋雨的散文在情感上常常大起大落,周濤散文的情感起伏則往往過于平淡。因此將他們二人的散文風格混淆而談,簡直是一句典型的文學瞎話。”
謝有順認為,很多人對余秋雨的散文大加討伐,其中一個重要罪證就是余氏散文過于煽情,并據(jù)此認為,他散文中的一些史實紕漏也是因為煽情的結(jié)果。“散文作為一種話語性的精神活動,難道只能遵循史實邏輯,而不能遵循情感邏輯?難道作家的筆觸要處處都符合歷史和理性的標準?我看不一定。畢竟文學中的情感表達有其獨立的價值,并常常超越于歷史和理性之上,哪怕夸張一點也是常事。”基于此,盡管謝有順也認為余秋雨的散文存在著很多問題,尤其是他的后期散文水分太多,但我們不能因此就片面否認余秋雨的散文價值,”這是不公平的,“他的散文在文體和語言上的探索,為當代散文寫作提供了諸多新鮮的經(jīng)驗,也部分改變了當下腐朽、僵化、小氣的散文路徑。”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wǎng)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