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讀書節談讀書
“能好讀書必有讀書的好,譬如,能識天地之大,能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煩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這是著名作家賈平凹在他的一篇題為《好讀書》的散文中的一段話。前晚,在蘇州大學文學院第九屆讀書節開幕式上,賈平凹與蘇大學子齊聚一堂,交流自己讀書的經歷和感悟。許多學生慕名而來,將大禮堂樓上樓下圍得水泄不通,過道和出口都擠滿了來“取經”的學生,本來只能容納500多人的地方,竟然容納了將近1000人。
和賈平凹同來的作家蘇童在讀書節開幕式上把賈平凹調侃了一番,引得全場大笑。蘇童說:“自從平凹闖入新中國文學史,一個不小心一待就是這么多年。我們正在考慮送他一個封號,有人提議叫‘賈爺’,也有人將他封為‘平公’,而我自己認為叫‘凹爺’比較好。”
“凹爺”坐定后,他那鄉土味十足的商州方言立刻掌控了現場。“我講不了普通話,你們能聽多少就多少,不過聽懂了也就要失望了。”此話一出,全場笑倒。“讀書節挺有意思,我一生中最大的榮幸就是從沒有參加考試,但我們那個年代沒有多少書可讀呀。”
“凹爺”回憶起自己讀書的那個年代,并講了一件讀書的趣事:“我們那個時候剛剛恢復高考,好多書不開放。小時候在親戚家看到一本沒有封面的小說,被書中的一些詩詞吸引住了,就想把這本書‘偷’回家慢慢看,可是不久就被發現了,表哥追到我家將書要了回去。當時我感覺挺尷尬的,后來才知道那本書原來就是《紅樓夢》。”
“凹爺”強調,讀書要注重自己的感覺。世界上有很多書,可能有些書適合你看,有些書不適合你看,這就像做菜,你把它嘗一下就知道了你需要哪一種。“希望你們能夠珍惜眼前的讀書時機!”“凹爺”說這句話的時候表情頗為真誠,令全場學子動容。
談到自己從大學時代開始的創作,“凹爺”形容自己當時的狀態“就像下蛋的母雞一樣坐臥不安”,大部分作品被退了回來,而被退回的信每次都會被一些愛搞惡作劇的同學拆開,嘲弄一番。但是“創作就是要不顧一切”,賈平凹毫不矯情地覺得自己只是一個很一般的作家,他認為文學創作不在于創作者的年齡、時間、貧富、身處在城市還是鄉下,只要有股沖動和熱度就可以,創作過程是很得意和舒服的。
講座結束后,許多學生擁至臺前希望得到“凹爺”的簽名,文學院一位大三學生說:“來聽講座之前,本來我們都很期待賈平凹這樣的一個文壇大家能有些振聾發聵之語,但是他的話卻是如此平淡而又不失真誠。看來,‘凹爺’不凹!”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