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華新作《如意高地》與青藏高原血脈相連
5月31日,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十月雜志社、長篇小說選刊雜志社聯合召開馬麗華長篇小說《如意高地》研討會。中國作協黨組副書記張健,國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國藏學研究中心副總干事畢華,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團社長吳雨初、副總編曲仲,北京市文聯黨組書記朱明德,北京市作協副主席李青以及評論家、作家40余人出席研討會。
在西藏生活了二十七年,作為詩人、散文家的馬麗華新近出版的長篇小說作品《如意高地》引起評論界和熟悉馬麗華作品的讀者關注。張健說,我曾在西藏工作過,比較熟悉作家馬麗華的作品。她近年來從紀實題材創作向長篇小說創作轉型,把她多年在西藏生活的經歷以及與青藏高原血脈相連的歷史、人生等諸多問題的思考,用文學語言作了真情的描述,這對于熟悉西藏的人是:親切,對于還不熟悉西藏的人是:了解。
評論家們認為,馬麗華以其在西藏生活多年所積累的豐厚資源和西藏文化的熏陶,在看似忠實的記錄中悉心建構與解構,在匪夷所思的想象中機巧整合,在“寬闊的邊緣地帶”任意行走,終于以其令人耳目一新的大膽文本實踐,引領讀者將百年間酷烈而不乏奇幻的風景一路看過。
馬麗華在《如意高地》中以非常寫作傳達非常經驗的勃勃雄心與耐心、匠心,得到了評論家和作家的高度評價。王蒙說:“很少有人像馬麗華在這本書里所做到的那樣,把時間與空間高度地對象化與藝術化,把地理與歷史情思化與幻魅化,把人物與情節思辨化與靈感化,把觀察、分析、求索與內省、沖動、還有點急躁焦慮雜糅在一起。”李敬澤認為:“這部書記述人在歷史中的激情和盲目,人在重重幻覺下的廝殺和受苦,以及人在重重極限考驗中如何堅持為人。”而雷達則敏銳地指出,大膽的時空處理構成了《如意高地》敘述風格的最大特色。這本書,“只有作為詩人的馬麗華和《走過西藏》的馬麗華才能寫得出來。”
記者在研討會上了解到,《如意高地》的創作與出版得到了北京市優秀長篇小說創作出版資金的大力關注與支持,被認為是近幾年北京市優秀長篇小說創作的重要成果。
出席研討會的還有:王文光、朱明德、王升山、龐微、張蘇、李敬澤、白燁、何鎮邦、張頤武、崔道怡、陳福民、梁鴻鷹、高葉梅、王占君、寧肯、韓敬群、顧建平、喜饒尼瑪、張曉明、張小平、黃志龍、杜永彬。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