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快訊 > 正文

紀念《延河》創刊50年

中國散文網 作者:雷濤 發表時間:2009-01-07 我要評論(0)
字號:T|T

      《延河》以自強不息、百折不撓的品質與精神,跨越了時代的風雨歲月,進入了“知天命”的年輪。奮斗了50年的《延河》主要干了什么?一言以蔽之,她以滿腔的事業熱忱和無私的道德胸襟,始終如一、矢志不移地追求著一種精神——崇高的文學精神。

  《延河》誕生于上世紀50年代中期,正是戰爭的創傷基本得到醫治、國家進行全面建設的歷史轉型期。在中國共產黨及其新生政權的領導下,人民當家作主后所產生的政治熱情和生產建設熱情空前高漲,各條戰線、各行各業都呈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思想文化建設方面,破舊立新和貫徹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精神成為當時的主旋律。作為時代的火炬和燈塔,文學如何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為人民為社會服務,同時,也藝術地書寫描繪歷史真實,就成了文學藝術界的大事。而且,在這個時候,中國作協西安分會(即陜西省作協的前身)已成立3個年頭,人們也企盼著有一個像《人民文學》那樣的文學期刊問世。《延河》正是在這個背景下誕生了,奔流了。

  歷史將會銘記這些決策者們和隨之組成的創辦者們的不朽功績。從創刊到現在,《延河》始終以高昂的姿態參與各個時期的陜西、乃至全國的文學建設。并且,她從一開始就以獨特的視角和高度審視中國文學的發展,催生作家的涌現,關注作家的成長。《紅日》《紅巖》《紅旗譜》和《創業史》等首先在《延河》上發表,體現了一種歷史文化與現代文化結合的厚重感。當時她在全國期刊中的分量、地位、藝術含量,均讓人注目。倘若中國有一部文學期刊史的話,那么《延河》一定會占有重要的一頁。這就昭示著,這個刊物從誕生那天起,一種崇高的文學精神也就隨之散發和浸漫開來了。

  那么,這種精神涵蓋了哪些內容呢?

  延安革命文藝傳統和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是指導《延河》的辦刊靈魂,從而也構成了《延河》的精神追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陜西就是全國所矚目的文學重鎮。固然因了柳青、杜鵬程、王汶石等著名作家的存在,同時,也是《延河》這本內容堅實厚重、品貌獨特的代表了中國文學期刊水平的刊物的存在。50年來,《延河》一直堅守和高揚著兩個旗幟:從源流的角度考察,《延河》是由一批接受過延安革命文藝傳統的文藝工作者創辦的,所以,《延河》可以說自然地流淌著共產黨人文化氣質的血脈,也深深打上了延安革命文藝傳統的烙印。在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的指引下,延安文藝的方向和精神,文藝為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服務的思想,“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藝思想,深入生活、反映時代的最根本的文藝宗旨,是《延河》50年來承繼、發揚光大、貫穿始終的文學傳統,這一傳統,構成了《延河》的面貌和品格。從本質和品貌的角度考察,50年來,《延河》始終堅持現實主義方向,重視從時代、生活、社會第一線體驗的好作品,關注時代、關注現實、關注社會變革、歷史進步和民族命運,重視具有鮮明歷史內涵和時代特色的稿件選擇,強調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強調鮮明的時代責任意識,這一品貌,在《延河》50年來的作者隊伍和作品構成方面,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這是《延河》所提倡的風格風尚。

  堅持在文學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中凸顯文學的崇高,是《延河》的另一精神要素。50年來,堅持走現實主義創作道路的《延河》,更多地關注國家的命運和民族的命運,更多地關注普通的勞動者生存的狀況,強調“為人生的藝術”,強調文學給人以審美享受的同時,必須給人以生活的啟示和崇高的道德凈化。柳青《創業史》中的梁三老漢,是一個典型的“中間人物”形象。他在獨生子梁生寶的精神感召之下,從平庸、俗常走向了崇高。王汶石《新結識的伙伴》中的吳淑蘭,是一個具有中國傳統女性品德的“好媳婦”。在社會變革的歷史潮流沖擊下,她因時而動,走出家門,踏上了農村基層領導的崗位,自覺地擔當起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她和鄰村的張臘月在擔當使命和責任中,是競爭對手,但她們又是好朋友。王汶石正是在兩個女性自覺履行使命與責任中,顯示了一種賦予人性美的崇高精神。陳忠實作品中的那種政治意識和“載道”之情;路遙作品里的那種在社會價值中顯示人生意義的創作觀念;賈平凹作品中靈與肉的撕扯、情與理的沖突……都是在使命感與責任感的統一中,塑造和彰顯一種崇高的品德、境界、情懷、氣度、風貌。正是高揚這種崇高的文學元素,《延河》50年來,推出了一批又一批表現社會發展的主潮、反映時代精神、力薦文學新人的好作品。在中國當代文壇,被普遍認為是用“載道”之筆、反映厚重的社會生活、譜寫歷史風貌的刊物。也正因為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