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快訊 > 正文

2006:與閱讀有關的熱點

中國散文網 作者:人民日報 發表時間:2009-01-06 我要評論(0)
字號:T|T

      回首一年,出版界推出了不少優秀出版物,大眾閱讀也有很多值得一說的熱點。

      長征讀物受重視 2006年正逢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紀念,許多出版單位新出和重印了記述長征的出版物。中共黨史出版社的《紅軍長征史》、軍事科學出版社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全史》等正史,解放軍出版社的“紅軍長征紀實叢書”和《誰最早口述長征:20世紀30年代紅軍長征珍史本解讀》等紀實作品是今年長征讀物中的佳作,在全國各大書店都擺放在顯著位置,在社會上造成讀長征書的熱潮,為一代又一代讀者了解長征、認識長征、記住長征起了很好的作用。

      易中天現象引人注目 這一年最火的文化人物當屬易中天。易中天通過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改變了他的學者與學術身份,變成了大眾文化的傳播者。他獨特的“易”家之言的解讀,讓歷史面孔更加有趣、貼近,多了些平民色彩。易中天的走紅,隨后引發了“易中天休矣”的批評,更引發了學術與暢銷書、學者與大眾、文化普及與文化娛樂化的爭論。易中天是學者還是娛樂明星?搞學術還是評書?是普及歷史還是娛樂大眾?對易中天的爭論越熱烈,他在讀者及觀眾中的影響力就越大。

      世紀文景眼光獨具 相對于耶里內克的《鋼琴教師》被出版社雪藏5年的尷尬,帕慕克卻是在合適的時間出現在中國讀者面前,這當然要歸功于引進方世紀文景出版公司。幾乎是在諾貝爾文學獎名單公布的前兩個月,世紀文景出版公司把《我的名字叫紅》(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推出上市,并在媒體上做了大力宣傳。而且,早先他們已經把帕慕克的多部作品低價買入,準備趁熱出版。諾貝爾文學獎向來是書市的強心劑,相對于其他出版社的無可奈何,世紀文景出版公司實在是眼光獨具。

      于丹《論語》心得吸引人 《論語》,兩千多年前的經典,今天還能啟發我們,讓我們的心靈產生觸動嗎?北京師范大學于丹教授以電視為講壇,緊扣21世紀的困惑,結合其深厚的古典文化修養,運用女性特有的細膩情感,從人生觀、心靈觀、處世之道、交友之道、人格修養之道、理想等方面,以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來解讀《論語》。她以白話詮釋智慧,以智慧詮釋人生,以人生詮釋人性,以人性安頓人心,體悟經典的平凡智慧。中華書局出版的《于丹〈論語〉心得》成為年底的暢銷書就不足為怪了。

      老作家成了文學新人 文壇常常在發現新人之外,也發現舊人、老人、故人。木心是一個最近的被發現者。借著《哥倫比亞的倒影》由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陳丹青、陳村、何立偉等人把木心推舉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上。雖然最后大浪沒有掀起來,但也形成了一段時間的爭論,最重要的是,在熱鬧的爭論之外,我們終于讀到了這么考究、用心的文字。

      郭敬明抄襲事件有結果 從2003年就開始的郭敬明“抄襲門”事件今年終于有了結果,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認定郭敬明所著《夢里花落知多少》對莊羽的《圈里圈外》構成抄襲,稱“兩本書相似或雷同之處很多,難以用‘巧合’來解釋”。高院終審判決郭敬明與出版方賠償對方經濟損失20萬元、精神損失1萬元,此外,還要求郭敬明與出版社在15日內在《中國青年報》上公開道歉。但作為80后作家群的領軍人物郭敬明堅持“不道歉”,在韓寒和張悅然“倒郭”及眾多“粉絲”的“挺郭”聲浪中,這一抄襲事件似乎已不僅僅是個人事件,而是具有了更復雜的社會意味。

      兩大讀書雜志復刊 《書城》和《萬象》雜志曾被視為讀書人的精神家園。然而,在流行文化的逼迫和生存環境的重壓之下,這兩本小眾化刊物曾經先后停刊,一度引發了“人文雜志遭遇寒冬”的討論。今年以來,《書城》和《萬象》相繼克服重重困難,恢復出刊,給廣大讀者帶來了一絲安慰,讓人們重新看到了人文雜志的希望。然而,復刊后的《書城》和《萬象》都針對市場需要做出了一些內容與風格的調整,一時間讓讀書界內外議論紛紛。而且,從目前看來,它們的市場生存前景還不能讓人太樂觀。

      電視帶動圖書熱銷 中央電視臺的《百家講壇》成了造就學術明星的平臺,閻崇年、劉心武、易中天都通過這個平臺嶄露頭角,名成利就。閻崇年的《明亡清興六十年》、易中天的《品讀漢代風云人物》和《品三國》、紀連海的《乾隆朝三大名臣》等圖書的出版,掀起了通俗歷史的熱浪,讓普通讀者更有興趣閱讀歷史。與前幾年主持人出書熱不同,電視臺名牌欄目的節目內容成為近來出版社出書的搶手貨。上海人民出版社今年的主打新書《藝術人生——超越平凡的人生藝術》,是中央電視臺《藝術人生》欄目開播五年來人物訪談的精選集。《面對〈面對面〉》、《相聚〈新聞會客廳〉》、《調查〈新聞調查〉》都是對這幾個名牌欄目的總結。這些書的賣點一是披露了大量不為人知的幕后故事;二是敘述了眾多節目的攝制過程,加上大量的圖片,吸引了許多關注。

      “梨花體”詩歌遭熱議 詩人趙麗華前幾年的一些“詩歌”作品被“好事者”放到了網上,在網站被無數網友嘲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