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快訊 > 正文

德國漢學家批中國當代文學遭北大教授反對

中國散文網 作者:成都晚報 發表時間:2009-01-06 我要評論(0)
字號:T|T

顧賓主要觀點

所有我認識的中國作家大都看不起作協。

中國上世紀50年代以后基本上找不到會外語的作家,也沒有什么偉大的作家,他們認為學外語會破壞對母語的掌握和感覺。

《狼圖騰》對德國人來說是法西斯主義,這本書讓中國丟臉。

所謂“美女作家”的作品不是文學,是垃圾。

這幾年在中國詩歌方面還有一些不錯的、了不起的作家,比方說歐陽江河、西川和翟永明等等。

最看不起中國文化、中國文學的不是外國人,而是中國人。他們根本不給自己的文化和文學什么地位。

中國知識分子包括作家在內,他們互相非常看不起。

中國作家膽子特別小。像魯迅這樣的人現在沒有。 魯迅是偉大的,那以后肯定沒有了。

日前,漢學家、德國波恩大學漢學教授顧賓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發表了對中國現當代文學的看法,從暢銷小說到當代作家及作家管理機構——中國作協,上世紀50年代后的整個中國文學在這位德國漢學家的眼里簡直一無是處。因言辭激烈且涉及廣泛,該報道公開后立刻被國內各大網站爭相轉載,此事隨即引起了國內文壇的高度關注。昨日(13日),張賢亮、嚴家炎、潘耀明、韓寒等國內知名的作家學者紛紛對此做出回應。關于顧賓提出的諸多尖銳的觀點,大多數受采訪的作家認為太片面。

·反對派·

嚴家炎(北大中文系教授):顧賓在妄下結論

“我和顧賓見過面,大家是學術上的朋友,但這次我的確不同意他的觀點!”聽完記者的簡單講述后,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專家嚴家炎的情緒有些激動:顧賓的觀點太過于片面,完全是妄下結論,“我們怎么可能沒有偉大的作家?王安憶、陳忠實、陳建功、李銳……”嚴家炎一口氣向記者羅列了十多位當代中國文壇的知名作家,他還特別提到陳忠實的《白鹿原》,“《白鹿原》絕對經得起任何考驗,建議顧賓去看看這本小說”。

對于當代文學本身,嚴家炎表示:“隨著社會的進步,出書相對容易了,文學作品中也的確出現了一些垃圾,但這不是當代文學的全部。”包括近來涌現的“80后”作家,嚴家炎也略有所聞,“比如韓寒、郭敬明等等,我都有所關注,這群20多歲年輕人的作品中,也有許多值得肯定的東西”。而顧賓提到的“中國作家不敢看世界,也不懂外語”,嚴家炎也提出了異議,“誰說我們中國作家不會外語了。單說我知道的,王蒙就可以用流利的英語完成演講,韓少功的英語也非常棒啊。”

潘耀明(香港作家聯會執行會長):顧賓不夠了解中國文學

接到記者的電話時,潘耀明表示自己已經在網上看過了相關文章,“因為學術交流,我和顧賓先生有過接觸,他在漢學研究上的確有所成就,但關于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觀點,實在太過于片面”。潘耀明稱,一個人的時間、能力有限,絕對無法對整個中國現代文學作出客觀的評價。“中國有一大批非常優秀的中年作家,比如王安憶、韓少功,還有現任作協主席鐵凝,他們的文字都非常有內涵和特點,認為50年代以后中國沒有偉大的作家,只能說明顧賓對中國文學了解得還不夠。”

對于顧賓關于中國作協的言論,潘耀明表示無法理解,“從當年作家不進作協就無法生存,到現在成為為作家提供創作條件的機構,中國作協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觀,況且如此龐大的機構,不可能沒有絲毫弊端”。說“中國作家不懂外語”,在潘耀明看來也非常牽強,“懂外語和文學創作有必然的聯系嗎?還有,中國作家為什么一定要懂外語?”

·理解派·

張賢亮(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這只是一個學者的觀點

針對漢學家顧賓提出對中國文學界的諸多批判,剛剛在中國作家協會第七屆全國委員會上當選為中國作協主席團委員的作家張賢亮顯得十分輕松,“眼光放遠一點,心放寬一點,中國文學已經不再處于封閉狀態,既然敞開了家門,難免會聽到這樣那樣的聲音”。張賢亮笑著說顧賓只是一個學者,這些觀點也就只是學者的一種聲音,“一點表揚的聲音,我們不必沾沾自喜;同樣,一點批評的聲音,我們也不用火冒三丈”。張賢亮還說,中國作家同時也不再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作家有可能是老師、醫生,也有可能是公務員、商人,總不能一個作家出了問題,就把所有的作家一起說,就好比不能因為一個雞蛋壞了,大家就不吃雞蛋了。

·逍遙派·

韓寒(“80后”作家):跟我沒多大關系

韓寒處事總保持自己慣有的風格,讓人琢磨不透。前段時間還樂于和文壇老前輩們“舌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