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家雷達直擊文學弊病
新世紀文學的精神生態(tài)是怎樣的?當下的文學創(chuàng)作又存在著怎樣的弊病?昨天下午,著名文學評論家雷達在上海作家創(chuàng)作班上,就這些文學青年們最為關心和困惑的問題,與大家作了一次談心式的演講。
文學精神變得復雜起來
雷達說,最近的文壇好不熱鬧。德國漢學家顧彬斷定“中國當代文學都是垃圾”,還認為《狼圖騰》是一部宣揚法西斯主義的小說。時隔不久,葉匡政又在網(wǎng)上跳出來說,“中國文學已經(jīng)死亡了”,還指出了十大死亡癥狀等等。對此,雷達說,要作出類似“悼詞性”的整體否定是容易的,但是我更希望看到能就具體問題提出真知灼見的批評的出現(xiàn)。雷達說:“我以‘新世紀文學的精神生態(tài)’為題,來和在座的年輕人交流思想,不是要為新世紀文學的精神生態(tài)作什么結(jié)論,而是試圖找出并與你們探討當下寫作中存在的一些具體的精神領域的問題。我覺得,文學進入市場后,其精神變得復雜起來,許多遙不可及的事情一下子被拉到了眼前。七八年前我們談論的一些夢想,似乎在一夜之間遍地開花。最近,有人評作家富豪榜,我想了半天這到底想說明什么?除了能看出作家也開始有了巨大的貧富差距外,實在看不出對文學能有什么意義。但與此同時,當下的文學確實面臨著精神生態(tài)上的巨大危機。”
原創(chuàng)性征服性寫作罕見
雷達說,最近總有人問他,為什么今天出不了托爾斯泰、卡夫卡這樣的偉大作家?為什么沒有魯迅、胡適這樣的大言論家?為什么總是難以出現(xiàn)觸及人類靈魂的真正杰出的大作品?對此,他的回答是,首先,現(xiàn)在的時代是一個趣味分散的時代,要形成一個公認的權威或者大師很難;其次,是生命寫作、靈魂寫作、孤獨寫作、獨創(chuàng)性寫作的缺失。與之相聯(lián)的是,作家與讀者的關系。讀者,究竟應該被看成上帝、朋友還是對手?雷達認為,如果把讀者當上帝看,不免仰視,處處迎合。一旦以朋友視之,又容易放任隨便。最值得肯定的態(tài)度還是把讀者當對手,是征服和被征服的關系。一個作家能不能以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征服讀者,你要提供使你的對手意想不到的更多新東西,你會因?qū)κ值鸟娉侄て鹫嬲膭?chuàng)作欲望和獨創(chuàng)能力。這才是最大程度的尊重讀者,也最有益于大作品的產(chǎn)生。可惜的是,今天逢迎讀者和消解讀者的寫作現(xiàn)象比較普遍,如兇殺、暴力、色情文學,不負責任的網(wǎng)絡寫作、地攤寫作甚至堂而皇之的“成人寫作”,以及由出版社策劃、從市場找熱點、多名槍手共同協(xié)作的“新三結(jié)合”寫作等。而具有“深度”、“本質(zhì)”和原創(chuàng)性的征服性寫作罕見,這導致了創(chuàng)新精神的失落。
弘揚精神價值能力匱乏
雷達提出,現(xiàn)在的文學少的是肯定和弘揚正面精神價值的能力,而這恰恰應該是一個民族文學精神能力的支柱性需求。他說,他看到今天的不少作品,如新鄉(xiāng)土寫作、官場文學并不缺少揭示負面現(xiàn)實的能力,卻明顯地缺乏呼喚愛、引向善、看取光明的能力,缺乏正面造就人的能力。中國作家在特定的政治語境中,形成了一種錯覺,那就是把激憤批判等同于批判現(xiàn)實主義。這種看法的偏頗在于,它忽視了一個民族的文學倘若沒有自己正面的精神價值作為基礎、作為理想、作為照徹寒夜的火光,它的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內(nèi)涵、它的思想藝術的境界,就會大打折扣。
文學最缺少“超越精神”
雷達認為,現(xiàn)在的文學“最缺少”的是對現(xiàn)實生存的精神超越,這大幅度降低了當前文學的品質(zhì)和格調(diào)。他說,一個通俗小說家只注意故事的趣味,而一個好作家,卻能把故事從趣味推向存在,在作品中體現(xiàn)出對人類生存境遇的深刻洞察。就比如說茅盾的《子夜》、王安憶的《長恨歌》,最初都是來自報紙上的一個故事,但是他們的寫作在故事的基礎上形成了巨大的超越,而所謂的小說的難度也就在此。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wǎng)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