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快訊 > 正文

溫州青年作家群嶄露頭角

中國散文網 作者:傅小平 發表時間:2009-01-06 我要評論(0)
字號:T|T

      《江南》雜志2006年第六期以整本雜志的篇幅,出版了一期“溫州文學現象專號”,推出一批溫州作家的作品,讓溫州文學以整體亮相的姿態進入中國文壇的視野,從而引發了讀者對“溫州文學現象”的關注。1月16日,南帆、李敬澤、賀紹俊等評論家匯編聚浙江溫州,圍繞發表在專號上的作品,把脈溫州文學和溫州青年作家群。

      溫州人在經濟上開拓和創新,他們的精神也在文學上獲得了延伸。近年來,溫州青年作家漸漸嶄露頭角,創作活躍。王手、吳玄、鐘求是、馬敘、哲貴、呂不等作家的作品,頻頻亮相于全國各種重要文學期刊。《江南》雜志對“溫州文學現象”的關注由來已久。2006年4月,《江南》在雁蕩山召集溫州作家舉行了專題筆會;緊接著“溫州文學現象專號”應運而生。《江南》雜志主編袁敏說,“專號”問世后,各地書商主動要貨,雜志加印1萬冊后仍然銷售一空,溫州文學受關注可見一斑。

      “熟知其中許多作家及他們的好作品,卻不知道他們竟如此密集地出自溫州這片并不廣闊的土地。”這是大多與會專家的共同心聲。

      福建省社會科學院院長、評論家南帆對這種“作家不知出處”的現象表示贊賞。他說:“許多作家在創作中常會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甚至形成一種文學派別,但一群人集中挖掘地域優勢很容易造成創作資源的枯竭。但溫州青年作家群對文學的追求卻不局限于一時一事,他們不玩地域文化,不玩溫州風情,更不玩溫州經濟模式,而是通過純文學的創作表達他們對創作個性的尊重和對內心自由的追求。”

      山東大學文學院副院長、評論家施戰軍認為,溫州作家的作品往往以平民的方式展示貴族氣息,即使作家本身是有廠有房有車的大企業家,但創作時仍然回到了原始的純粹。

      溫州乃至浙江省的大批中青年作家盡管具有充分的藝術準備,整體創作實力也強,不過總體上來看,還處在“水燒不開”的狀態,這引起了大多與會專家的關注。他們認為,浙江作家亟需在現有創作成績的基礎上“緊張”起來,凝聚成鮮明而獨特的風格,形成進入社會和生活的獨特路徑。

      《人民文學》副主編、評論家李敬澤說:“余華的小說火了,有些作家就一窩蜂地模仿他的寫作風格,我收到的許多作品都帶著濃重的‘余華味’。而有一些作家的寫作風格很跳躍,有時看同一個人的幾篇作品卻讓人感覺是不同的人寫的。”他認為,一個好作家應該形成明確的風格標記,這種風格不僅僅是語調的個性,還包括從生活、經驗、材料中積聚的獨特創作路徑。

      與會者認為:“溫州文學現象專號”不是對“溫州文學現象”的總結和成果展示,而是一次出征儀式,它激勵溫州青年作家開拓更廣闊的文學空間。研討會上,評論家們對溫州青年作家群及其作品進行了細致點評,他們認為溫州青年作家具備了精神上的自由性和思想上的開放性,作品在關注現實的同時不失主題提煉,但在保持個性化寫作風格上還需繼續努力。本次研討會由溫州市委宣傳部、溫州市文聯和《江南》雜志社聯合主辦。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