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文學論壇在京舉行
1月12日,在由中國作協創研部、《人民文學》雜志社、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聯主辦的全國打工文學論壇上,十二位打工作家向中國現代文學館贈送了記載著他們“心靈的呼喊”的作品。萌生于草根的普通勞動者的文學走進了中國文學的殿堂。
中國作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陳建功,中宣部文藝局長楊新貴,中國作協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張勝友,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段亞兵等領導,來自全國各地的打工作家、首都各大文學期刊主編、文學評論家等五十余人出席了論壇,共同圍繞“和諧文化建設與打工文學”進行了對話和討論。
打工文學在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的時代背景中應運而生,主要孕育發展于外來務工者密集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由草根階層創作,真切反映了打工群體的生存狀態、情感世界與理想追求,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已然蔚成氣候。一批思想性與藝術性并重、時代性與人民性俱佳的打工文學作品不斷涌現。一支風華正茂、具有旺盛創造力的打工作家隊伍正在形成。已有許多作品登上《人民文學》、《收獲》等主要文學期刊,《人民文學》近年來先后強力推出的鄭小瓊、王十月、戴斌、塞壬等新銳作家,已經取得全國性影響。
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聯高度重視對打工作家的培養,已經出臺一系列措施,扶植打工文學創作。同時,也一直致力于對打工文學現象的研究和評論,此前已在深圳成功舉辦了兩屆全國打工文學論壇,引起文學界的廣泛關注。與會者認為,本次論壇移師北京,將成為打工文學走向全國、邁進文學主流的標志性事件。與會者認為,打工文學是勞動者的文學,是中國當代文壇最值得關注和研究的重要文學現象及創作潮流之一。關注打工文學,就是關注打工群體的文化權益,保障這一群體自主地表達他們的心聲、表達他們對廣闊世界的體驗與想象。這對于促進打工者的文化認同與社會認同,協調打工群體與各主要社會群體之間的和諧關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著重大意義。扶植打工文學的發展,不僅是一種文化建設,更是建設和諧社會必不可少的部分。同時,全國打工文學論壇的召開,也展現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社會巨變與文化發展所結出的豐碩成果。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