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首次文學大普查即將啟動
陜西到底有多少人在從事文學創作?記者日前從陜西省作家協會獲悉,2008年上半年,陜西第一次大規模的全省范圍內的文學普查即將啟動,普查對象包括陜西省所有的文學創作者,將對其創作情況、年齡、創作體裁、生活狀態等做詳細的備案,這意味著很多默默無聞的底層寫作者將被發掘出來,納入文學“正規軍”。
發掘底層寫作者納入文學“正規軍”
底層寫作者如何進入到正規文學隊伍,一直是困擾中國文學界的難題,有著優良文學傳統的陜西人開始了嘗試。
在陜西文學院成立之前,文學院院長王觀勝對全省的青年作家做了一次深入的專題普查,為“陜西作家簽約制”做準備,當時尚未加入作協的29歲農民作家范懷智就是在專題普查中被發現,并成為陜西首批簽約作家,作協由此發現,全省的基層文學創作者大量存在,必須對全省的寫作者做一次全面的排查式摸底,讓更多的優秀寫作者浮出水面。
相比于上次專題普查,即將啟動的大范圍文學普查將深入陜西省的各個角落,爭取不漏掉任何一個寫作者。
陜西省作協主席團秘書長王芳聞介紹,這是陜西省作協進行的第一次深入普查,作協將設計詳細的調查表格,通過座談、走訪等多種形式,對陜西所有寫作者的年齡、寫作體裁、思路、生活狀態、創作水準、地區等進行多種形式的調查,全方位掌握其創作態勢。調查重點是外漂族、打工族、殘疾人、“80后”、網絡作家,以掌握全省文學創作,特別是青年作家隊伍的整體面貌,發現有潛質、有發展前途的文學人才。
青年作家是普查重點
陜西文學院院長王觀勝介紹,目前陜西的作家隊伍較為松散,這與文學創作的特點不無關系,除了作協和文聯外,并沒有緊密地組織將作家系統管理,沒有一個緊密聯系的“作家群”,這對文學的發展不利,作協的職能是作為橋梁和紐帶,只有全面掌握了全省的文學創作態勢,才能切實為文學事業服務。
此次調查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建立陜西文學檔案庫,王芳聞說,陜西雖然作家很多,但目前陜西還沒有正式的作家文庫,通過此次普查,將把所有作家的作品收錄入作家文庫,并建立全省作家檔案庫。
青年作家是此次普查的重點,陜西省作協黨組書記雷濤曾就外界關注的陜西作家“斷檔”問題予以回復,他并不認為中青年作家未銜接上,而是發掘、扶持不足,此次普查也將在一定層面上解決優秀青年作家培養問題,對普查中發現的一些有潛力的青年寫作者,王芳聞說:“可能他們只寫出了半成品,但作協也將予以扶持,組織研討、聯系出版,爭取能催生出一些有分量的作品。”
據悉,此次普查將于春節后正式啟動,預計在5月底之前完成。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