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學、四川師范大學前不久聯合舉辦了中國第一個自覺的散文流派“在場主義散文”研討會,會議由四川大學中文系碩士生導師、《中國散文評論》主編、教授曾紹義主持,著名學者、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與四川大學文新學院博士生導師、教授李怡,四川師范大學文學院副院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教授唐小林,《四川日報》、《天府周刊》等媒體記者及川大、川師大20余名博士、碩士研究生參會。會上,學者、教授及研究生們就在場主義的意義、作用和價值進行了激烈的爭鋒、討論。有的認為,在場主義是當下一個重要的文學現象,文化現象。它的出現,對清理散文亂象,廓清散文概念、散文理論體系,確立散文標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場主義者們那種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積極開展文本革新的精神讓人十分敬佩。它的深遠影響將不僅僅在散文界,還可能在小說界、詩歌界,甚至思想界和理論界。許多專家混淆“學”和“術”及“道”和“氣”對在場主義理論的批判是存在問題的。也有的說,在場主義還不很成熟,散文理論的建構還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站在現代主義的立場,進行后現代主義話語表述時,會被極大地誤讀,客觀效果將可能與低俗時代合謀。已有的在場主義作品還不足以達到理論所倡導的高度,或者說和理論之間存在很大的空隙。曾紹義教授表示,本次討論會的論文及之前延安大學、華南師范大學、重慶工商大學、廣東技術師范學院等已召開在場主義研討會學者、教授和研究生們的論文,將擇優在2009年第一期《中國散文評論》推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