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作家進入文學獎視野
字號:T|T
相比往屆,本屆大獎的提名名單有不少變化,網絡作家也開始進入文學獎的視野。對于這一變化,評委普遍表示認可,認為這種變化顯示了大獎的視野和氣度。評委馬原坦言,今年大獎的提名名單對自己恪守的文學價值觀形成了很大的沖擊,并表示自己的文學價值觀和文學趣味偏老,需要調整自己的文學趣味。在評審中,評委們對詩歌一直沒有獲得與其貢獻相稱的肯定表示遺憾,評委程光煒坦言,“我感到遺憾,評獎至今,還沒有一個詩人能獲得杰出作家獎。 ”馬原同樣表示:“在中國文學這個大的板塊里面,詩的分量是獨特的,值得我們格外關注。 ”
各個獎項的競爭非常激烈,在“年度杰出作家”的評選中,評委們普遍將目光集中到以宏大的六卷本《空山》系列構造了一部少數族裔鄉村生活史的阿來和以《風雅頌》書寫知識分子面對現代化困境的閻連科身上,翟永明也以她長期沉靜的詩歌寫作贏得了評委的青睞。在“年度小說家”的評選中,經第一輪投票,畢飛宇、慕容雪村、金仁順三位作家各以4票進入第二輪,而在第二輪投票中,并沒有決出最終的獲勝者,評委不得不進行第三輪投票,在前后七屆的評獎中,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出現。 “年度散文家”則將在李西閩和李蘭妮之間產生。
記者注意到,在今年的評審中,評委普遍青睞現實感強,并能有力介入當下社會的作品。其中李西閩的《幸存者》以其地震親歷者的生命記錄獲得了評委的肯定和贊賞,認為這是一部獨特的生命文本,不可重復,意義重大。而朵漁的地震詩歌,李蘭妮對自己疾病體驗的真實記錄,路內對于小城生活的觀察和呈現,以及鄭小瓊、塞壬對底層生活的記錄和書寫等都贏得了評委的好評。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責任編輯:admin]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