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快訊 > 正文

散文進入了創(chuàng)作繁榮期

中國散文網 作者:光明日報 發(fā)表時間:2009-10-09 我要評論(0)
字號:T|T

  六十年文學成就談

                                                                           林非 李曉虹 王兆勝

散文進入了創(chuàng)作繁榮期

   新中國的散文創(chuàng)作已經邁過了整整60年的發(fā)展歷程。在悠久和輝煌的中國散文史上,60年只是短暫的一瞬,然而由于處在社會、經濟和文化狀況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時期,它的演進過程也就承載了相當豐富與復雜的歷史內容,具有了自己特殊的意義。

  中國當代散文與發(fā)端于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現代散文一脈相承。它強調思想的沖力,注重個性的張揚,反映率真的情感。這樣豐富的內涵,在新時期散文創(chuàng)作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和強烈。中國當代散文可以說是現代散文的延伸與發(fā)展,這里既有可以總結的重大成績,也有無法忽視的歷史局限。

  在新中國成立之初的十七年(1949-1966)中,散文家以“主人公”的姿態(tài)與自豪感,強調“大我”和社會的承擔,較好地表現出了社會的風貌和時代的主題。如有的堅持詩化人生,在自然、母愛、童真中追求永恒的人生;有的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寫出有聲有色的詩情畫意;有的情融事中,以斑斕的色彩表現邊塞和異域的風光;有的以精練的散文詩的形式,表現出時代的風云變幻;還有的以景抒情,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等等。可以說雖然由于多種方面的原因,“十七年”的散文創(chuàng)作包含著這樣和那樣的時代局限,卻仍然有不少穿越時空的佳作,既反映了那個轟轟烈烈的時代,又感動了讀者真摯的心靈。在今天重讀這樣的作品時,它們的意義會遠遠地超過其作品本身的價值,而且能夠引發(fā)人們更為深廣的思考。

  1978年以來,散文創(chuàng)作與整個社會的人文環(huán)境同步進入了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在思想解放的前提底下,“五四”人文精神的回歸,突出地表現為個性意識的發(fā)揚。與過去那種刻意表現自我之外的“大世界”,刻意將個人的情感與時代精神匯合,最終以“載”他人之“道”的主題意向相比較,呈現出了多元和開放的態(tài)勢。這種開放性首先表現在題材的選擇上,禁區(qū)基本被打破。創(chuàng)作題材涉及社會人生大大小小的各個方面:現實中間的種種境遇,偶發(fā)事件,悠長的歷史,山水風光,都市景觀,生存環(huán)境等等,都得到了強烈的關注;市場經濟對人們心靈帶來的沖擊,底層弱勢群體的貧困與不幸,過度開發(fā)帶來的人與自然的緊張關系,城市高速發(fā)展和鄉(xiāng)村的逐步萎縮,歷史轉折點上對既往生活的反思和叩問,都備受人們的關注;對“生與死”、“愛與孤獨”、“幸福和痛苦”、“時間和永恒”等元問題,許多作家更是進行了審美的探究。總之,人們在現實生活中所遭遇的問題和面臨的精神困惑,都在散文創(chuàng)作中得以展開。

  正是在對于這些問題的思考和表現中,當前的散文創(chuàng)作顯示出了極大的張力。它承接“五四”散文的風格,又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表現今天,承載往昔,指向未來,具有歷史的認知價值和文學的審美意義。可以說,這一時期的散文創(chuàng)作是一部藝術的心靈史,它真實而深入地記載著人們的心路歷程。在藝術手法上,統領散文創(chuàng)作多年的種種模式已被徹底地突破;在敘述方式上,不再囿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起承轉合”、“首尾照應”這些固定的“規(guī)則”,以及“形散神不散”的老路,而是向著更加自由自在的文體探索邁出了大步。大散文、小散文、哲理散文、思想隨筆、科學美文、知識小品等寫作的嘗試,不斷豐富著散文的表現手法。不少傳統的散文觀念受到挑戰(zhàn),在深入的討論與實踐中間,散文創(chuàng)作獲得了新的藝術生機。

  新時期以來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的作者,也大大地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時期。幾代作家同時活躍于散文領域,創(chuàng)作量達到歷史之最。除開一直致力于散文寫作的作家之外,小說家、詩人、劇作家、評論家、學者、記者,以及大量的文學愛好者等各路勁旅,都在散文天地中一顯身手。媒體革命更是給散文創(chuàng)作提供了無限廣闊的天地。近年來,互聯網的發(fā)展使人們的交流變得越來越便捷。特別是個人博客的激增讓越來越多的人們實現了用文字交流的愿望。散文創(chuàng)作進入了自己的繁榮期。

  散文是一種飽含著寫作者主體意識的文體,對生活的感受與體悟得以在文字間自然流露出來,在近似于日常生活的語境中與讀者親切交流。在生活節(jié)奏快速化,人們的精神交流越來越艱難的現實狀況底下,散文閱讀可以實現心靈的交流與碰撞,在溫暖抑或傷感的文字中獲得精神的撫慰,這也是當前散文創(chuàng)作得以蓬勃發(fā)展的重要原因。

  也許是因為散文這種充滿主體意識的文體,相對說來更便于撰寫和駕馭的緣故,所以就容易產生一種很大的誤解,覺得無須經過艱苦卓絕的磨練,就可以倉促上陣,輕易從事,卻完全忽視了要達到那種美好、高曠和動人的境界,其實是異常困難的事情。王國維在《人間詞話》里這樣說過,“散文易學而難工”,真是深知其艱辛的精辟之語。散文創(chuàng)作的歷程,確乎是異常艱難困苦的,因為濃郁情感的勃發(fā),和深沉哲理的凝聚,都無法在對于人生場景與自然風光的用心揣摩中間,大量和永遠地涌現出來,更何況還得天衣無縫地融匯于形象和文字里面。能夠在形象、語言與藝術構思的技巧方面,顯得栩栩如生和文采斐然,而且在情感方面動人魂魄,在哲思方面震撼心靈,自然渾成地融匯成為一體的散文佳篇,在古今中外的文學史上,確實都是出現得比較稀少的,這完全符合于它向前邁進的內在規(guī)律。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fā)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fā)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