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快訊 > 正文

書寫西部大開發的壯麗畫卷

中國散文網 作者:余義林 王覓 發表時間:2010-03-24 我要評論(0)
字號:T|T

      十年前,我國全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西部大開發的范圍主要包括重慶、四川、貴州、云南、西藏、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內蒙古、廣西1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整個西部地區國土面積約占全國國土總面積的71%,1999年末人口約占全國的29%,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的75%左右。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將大大增強我國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也將促進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的發展進步,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實現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從開始實施到今年,是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奠定基礎階段,重點是調整結構,搞好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市場體制,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西部大開發所涉及地區的作家和文學工作者緊跟時代步伐,積極投身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和西部大開發的建設熱潮,從社會的大變革中汲取題材主題,尋找創作靈感,創作了不少反映西部大開發的文學作品,顯示出了蓬勃的藝術活力和創造力。

  重慶市作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明凱介紹說,重慶文學界將西部大開發變成思想覺悟,十年來,他們把“文學要在西部大開發中建功立業”作為作家和作協工作的使命所在、責任所在、覺悟所在,通過學習、研討、引導等方法使廣大作家和文學工作者提高了對西部大開發戰略意義的認識,使文學工作自覺地把西部大開發融進文學創作的實踐中去,融進文學作品題材、主題、人物形象等具體內容中去。他們將描寫和歌頌西部大開發的任務規劃為抗戰題材、紅色題材、三峽題材、“五個重慶”建設題材和巴渝風情題材,引導作家用文學的形式匯入西部大開發的大合唱。他們還把西部大開發變成激勵機制。一是制定了《扶持重點文學作品簽約管理辦法》,把反映西部大開發火熱生活的題材作為重點內容與作家簽約,每部作品給予5萬元創作和出版補貼;二是制定了《重慶作家在全國核心期刊發表作品獎勵辦法》,對在《人民文學》《詩刊》《當代》《十月》等核心刊物發表西部大開發題村的作品給予1到4倍獎勵;三是制定了《作家定點深入生活管理辦法》,鼓勵作家到西部大開發的最前線去體驗生活和收集素材。十年來,重慶作家創作出300余部以西部大開發為重點內容的文學作品,形式涵蓋小說、詩歌、散文、報告文學等,謳歌了火熱的社會生活。

  為讓廣大作家親身感受西部大開發給貴州帶來的巨大變化,貴州省作協先后精心組織了200余名作家深入國家重點建設工程系列采風活動,包括深入南昆鐵路、水柏鐵路建設一線,“西電東送”重點項目納雍電廠、洪家渡電站,關嶺縣霸陵河大橋工地以及荔波縣喀斯特森林等地。通過采風活動,貴州作家充分感受到了西部大開發給城鄉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感受到西部大開發建設者的豪情與奉獻,創作出一批有影響力的文學作品,如反映西部大開發建設的報告文學《大跨越》《軌跡》《凝望貴州》《大業輝煌》等以及歐陽黔森的《絕地逢生》、王亞光的《騷動》、王華的《黑溪門》《橋溪莊》、譚良洲的《侗鄉》、伍元新的《一覺醒來》、夏世信的《小城夢也多》、冉正萬的《紙房》、實君的《彎彎的香溪河》等長篇小說。

  甘肅省作協為全面反映西部大開發的成就,組織作家深入一些重點建設的企業和廠礦。他們多次組織作家到長慶油田、玉門油田、蘭煉蘭化、酒鋼等地方采風,深入了解這些企業是如何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更加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同時他們還組織作家深入定西等較貧困的地區,通過文學的形式反映群眾在西部大開發過程中獲得的實惠。作家們創作了一批反映西部大開發的文學作品,如反映長慶油田建設的《跨越夢想》,反映定西地區在西部大開發逐漸脫貧致富、緊緊抓好當地主要產業的《土豆的微笑》,反映甘肅農村戰勝惡劣的自然條件、開創美好新生活的長篇報告文學《世紀決戰——中國西部農村反貧困紀實》以及真實呈現西部農村面貌和農民生存現狀的散文《村情》等。甘肅省作協還與有關單位合作,先后組織出版了“西部叢書”和“甘肅少數民族文學叢書”等反映甘肅經濟社會發展和民族地區生活的圖書,并于2005年召開了反映西部大開發成就和群眾生活的文學作品系列研討活動。

  青海省作協主席梅卓談到,西部大開發以來,青海省作協積極組織引導作家到青藏線、鹽湖、油田、礦山、水電等企業和農牧區深入生活,不少紀實文學和報告文學作品以其反映時代風貌、傳遞人民心聲和弘揚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高原精神的姿態頗引人注目。董生龍、李向寧、葛建中的《青藏大鐵路》,唐涓的《心中的手》,董明的《絕版中國——來自地球之巔的生態警鐘》,江洋才讓的《康巴方式》,王文中的《歲月的痕跡》等報告文學反映了重大建設項目、重大生態環保題材、英雄模范人物和民族風情,為青海各族人民在西部大開發中推動社會進步、建設美好家園、創造幸福生活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內蒙古作協為響應西部大開發號召,開展了一系列的繁榮文學創作的活動。2000年舉辦全區長篇小說、兒童文學創作研討班期間,蒙古文創作組和漢文創作組分別深入到錫盟、烏盟、赤峰、巴盟等地牧區、農村及廠礦企業體驗生活。2000年和2001年組織了兩次西部大開發采風活動,先后到延安、西安、鄂爾多斯、呼倫貝爾草原、大興安嶺林區等地采風和深入生活。同年,為響應內蒙古文聯與自治區西部開發辦共同發起的文藝家深入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建設項目的采訪活動,組織20多位作家到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跟蹤采訪創作活動。2006年,組織出版西部大開發“十大工程”旅游篇即鄧九剛的文化散文《走進草原》。

  廣西作協在用文學反映西部大開發上也有具體行動。東蘭、巴馬、鳳山三縣是廣西乃至全國有名的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和貧困山區。2003年廣西投資20億開展東巴鳳三縣基礎設施大會戰的重大工程。2003年底廣西作協與廣西文學雜志社組織策劃,由麥展穗創作了長篇報告文學《走進東巴鳳》,后獲廣西人民政府文藝創作銅鼓獎。2005年廣西作協與廣西文學雜志社組織策劃,由王布衣深入合寨村以及廣西許多村民委員會采訪,創作出長篇報告文學《震驚世界的廣西農民——廣西農民的創舉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的誕生暨草根民主啟示錄》。被納入國家發展戰略的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是西部大開發的重要內容。2008年4月,廣西作協與廣西文學雜志社組織策劃,由龍鳴、鄧詠深入北部灣地區體驗生活和采訪,寫出了長篇報告文學《云水激蕩:2008廣西北部灣》。這些作品既是時代風云的聚焦寫照和廣西新形象的及時報告,也是文學融入改革大潮和作家堅持“三貼近”原則的重要體現。

  四川、云南、西藏、陜西、寧夏、新疆等地作協以及全國其它一些地方作協、產業作協也組織作家創作了不少反映西部大開發內容的作品,構成了一部部雄渾的交響樂章。按照中央的部署,西部大開發2010年至2030年為加速發展階段,2031年至2050年為全面推進現代化階段。隨著開發步伐的深入,相信我們的作家們會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投身其中,真實地記錄下這一壯麗的歷史畫卷。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