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2009)在場主義散文獎評獎結(jié)果
在場主義散文獎啟動以來,得到了海內(nèi)外文學(xué)組織、報紙期刊、作家和評審委員會成員的大力支持,共收到申報作品散文專著100多部、單篇作品300多篇。按照《在場主義散文獎?wù)鲁獭芬?guī)定程序,組委會組織專業(yè)人士對申報作品進(jìn)行了認(rèn)真審閱,評出復(fù)審作品51部(篇)。其中:散文著作10部,社會部分散文作品25篇,在場主義散文2009年年選《九十九極》推薦作品16篇。這些作品都是漢語散文寫作在2009年的精華之作,且具有鮮明的散文性和在場精神。初選作品全部提交評委會復(fù)審。評委會7名專家采取分散審閱方式,獨(dú)立判斷,并按各獎項(xiàng)限定名額,向組委會提交了書面投票。全部投票情況已于2010年8月31日前反饋組委會秘書處。組委會按照章程和投票結(jié)果,擬出復(fù)審獲獎作品,再次呈請各評委終審確認(rèn),大家一致確認(rèn)無誤。
第一屆在場主義散文獎各初選作品復(fù)審得票情況:
一、在場主義散文獎
林賢治《曠代的憂傷》(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09),得票5票;
二、在場主義散文獎提名獎
周曉楓《雕花馬鞍》(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05),得票4票;
龍應(yīng)臺《目送》(三聯(lián)書店 2009-09),得票4票。
三、在場主義散文獎新銳獎(社會作品部分)
蔣方舟《審判童年》(人民文學(xué)》2009年第8期),得票6票;
周聞道《官場詞語》(《美文》2009年3期),得票5票;
王族《鷹二題》(《散文》2009年10期),得票5票;
李娟《羊道》(《李娟博客:角落》2009年),得票4票;
江少賓《破罡街》(《海燕·都市美文》2009年8期),得票3票;
甘代壽(禾源)《一座腌制的村莊》(《讀者·鄉(xiāng)土人文版》2009年3期),得票2票。
四、在場主義散文獎新銳獎(在場主義散文2009年選《九十九極》作品部分)
馮秋子《過去是怎樣活在今天的》,得票6票;
沈榮均《詞鈍:2009》,得票5票;
項(xiàng)麗敏《花森林》,得票5票;
傅菲《星空肖像》,得票4票;
第廣龍《深色的血脈:紙坊溝》,得票4票。
相關(guān)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wǎng)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