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豐散文集《蝴蝶為什么這樣美》
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 作者簡介】
楊文豐,男,廣東梅州客家人。南京氣象學院農業氣象學專業理學士,二級教授,國家一級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廣東作協第二屆簽約作家。西北大學中國散文研究所特約研究員。
作者倡行“形神和諧,啟智啟美”的散文美學觀。千禧年以來,致力于創作融自然生態、植物氣象、科學美和科學倫理于一體的多卷本散文《自然筆記》,作品凸現出鮮明的自然美、科學美和哲理美風格。
出版散文隨筆集等著作10余部。散文被編入上海高中《語文》、《大學語文》等大、中學教材10種。
曾獲第四屆冰心散文獎、第五屆全國優秀科普作品獎、《散文選刊》年度“華文最佳散文獎”、多種全國文學刊物獎和美國《世界華人周刊》“華文成就獎”等。
主持、主講的應用寫作課程(http://jpkc.gdit.edu.cn/e/index.htm)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精品課程”。
楊文豐 “ 科學散文•自然筆記”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616066945
------------------------------------------------------------------------
(封底作家、評論家評論文字):
中國當代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馬麗華的西藏散文、楊文豐的科學散文等等,都以自己的個性卓立于世。
——陳長吟(著名散文家,陜西省散文學會會長)
楊文豐的散文,說明或解釋科學知識并不是最終目的,而是以科學知識為平臺,更多的是為了表現科學美、文學美和哲理美,以達到人文精神批判的效果。
——張檸(著名評論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文豐的自然筆記最為顯著的特點,恰恰在于科學視線的引入和理性思維的在場,努力把自然界的種種現象同人類的生命智慧、生存哲理和生產實踐結合起來,抓住人與自然之關系這一核心問題,展開敏銳的觀察和深入的思考。
——古耜(著名散文理論家,《都市美文》主編)
楊文豐的散文體現了散文嶄新的意境、語境和知境,富于生態時代的特征。
——洪三泰(著名詩人,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文學院院長)
像哲學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藝術家一般地去觀察,像詩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達。這樣的評價,如果用于自然筆記也一點不為過。
——譚元亨(華南理工大學中文教授,博導,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楊文豐的散文非常適合學生閱讀,他能有多篇散文被編入大、中學語文教材,有的散文被選作高考模擬試題和上海市中考試題,絕不是偶然的。
——王險峰(《中學生閱讀·高中版》雜志主編)
楊文豐的科學散文之所以能夠卓然成一家之文,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有自覺的理論追求。
——史飛翔(知名青年散文家,青年學者)
【內 容 提 要】
本書是風格獨具的自然筆記,也是科學散文集。
本書題材涉及自然生態、植物氣象、科學美和科學倫理,自然、科學和文學水乳交融,啟智的思辯和啟美的抒寫宛若月光神秘感人。
本書包含了作者被編入高中《語文》(滬教版)、全國職中《語文》(高教版)、《語文(高升專、高升本)》(同濟版)、《大學語文》(高教版)、《寫作教程》(高教版)、《大學實用語文》(科學出版社版)等大、中學教材的散文,被選入《中國散文年鑒》、《中國年度散文精選》、《讀者》、《散文海外版》、《散文選刊》、《當代散文精品》、《華夏散文經典》、《中華活頁文選》、《廣東五十年散文選》和美國《世界華人周刊》等書刊的散文,以及被選作中考試題、高考模擬試題的散文。
本書表現了作者對自然美、自然精神的禮贊,對科學美及散文藝術的探求,對生態失衡的憂患和綠色追尋。作者呼喚科學倫理,張揚道義承擔,體現了一位有科學底蘊的散文家的良知和使命。
本書既可作散文欣賞讀本,也可作科學人文讀物,適合大中學校師生、文學工作者和科研工作者閱讀。
----------------------------------------------------------------------- 目 錄
論楊文豐科學散文的美學策略 ( 代序 )…………司馬曉雯 陳劍暉
第 一 輯 自 然 之 美
蝴蝶為什么這樣美
自然筆記
黃 昏
啊,陽光
虹 影
佛 光
北 風
梅雨,梅雨
向日葵寓言
本色南瓜
相看不厭美丹霞
第 二 輯 自 然 精 神
鳥巢
根
馬蘭,馬蘭
精神的樹,神幻的樹
鳴沙山•月牙泉
臺風現象
不俗的芭蕉
中國紅
第 三 輯 綠 色 追 尋
病盆景
心月何處尋
海殤后的沉思
冬蟲夏草
靈 芝
幸福不是身邊霧
蘋果問題碎筆
仁愛慈悲的命運
流淚不僅僅是悲傷
附 錄 散 文 藝 札
科學散文散論
“綠色散文”隨想
沒有心愛就沒有文學
散文之路
關于《自然筆記》的寫作
認識散文的廬山面目——散文十特質略說 ( 自跋,代后記 )
附言:
本人的新拙書《蝴蝶為什么這樣美》,2012年1月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衷心感謝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徐莉副總編、教育分社羅海林社長的支持!同時感謝責編牛晉芳老師、龍明明老師以及美編高水平的編輯工作!
在當今這個塵世,《蝴蝶為什么這樣美》能夠順利出版,出版社沒有要本人承擔任何費用,也不負責銷售等工作,還付給版稅制稿酬,著實令我感動,也倍感榮幸!
聯想到2007年4月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拙書《自然筆記》時,上海教育出版社也沒有讓本人承擔任何費用,也一樣不承擔銷售,也一樣付給版稅制稿酬……
在我們中國,并未一切向錢看的人和出版機構依然存在……
楊 文 豐
2012年元旦鐘聲響起新年降臨之際,
羊城,半山灣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