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燕新書《我的旅行哲學(xué)》
“一個人只有先觀世界,才能有世界觀。”邊走邊寫20年,作家陳丹燕對這句話深有感觸。
陳丹燕幾乎每年都要去旅行,多的時候長達數(shù)月。這就像她在書里說的:“這些年來,總有人問我,為什么要堅持20年的長途旅行,卻不知疲倦。這個時 間,一個孩子都長大成人,許多婚姻已宣告結(jié)束,我還在旅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丈夫的理解。“如果沒有他的寬容,我不可能有這樣長期的旅行,有時候,我旅 行五個月不在家,他照顧小孩。等我的孩子長大了,她也開始喜歡旅行,但一直是我和孩子兩個人一起走,丈夫沒有時間。”
在《我的旅行哲學(xué)》中,陳丹燕專門說到了“帶一本書上路”的重要性。為此,她在接受重慶晨報記者專訪時特地強調(diào):“是的。在都柏林時帶喬伊斯的書; 在維也納時帶茨威格的書;在巴黎讀巴爾扎克的書;去慕尼黑前找出托馬斯·曼的中篇小說帶上;在圣彼得堡讀托爾斯泰的小說;在鐮倉則可以重溫夏目漱石和三島 由紀(jì)夫……在都柏林讀《尤利西斯》的過程中,喬伊斯寫墓地的這一章我就是去墓地讀完的。”
除了最大限度了解目的地的相關(guān)信息,陳丹燕還支招旅行箱一定越輕越好:“我出門帶的衣服與鞋都是舊的。一是因為舊的舒適,二是在路上扔 了也不心疼。有時候在旅行過程中我也會買一點新衣服,但絕不是名牌的。我心里很清楚,我是去旅行,不是去參加時裝秀;我是去感知世界,而不是去展示自 己。”
如果要總結(jié)自己的旅行哲學(xué),陳丹燕覺得旅行真正的敗筆,不是遇到意外,而是乏味。“我遇到最乏味的旅行是除了找中餐館吃飯,就是按照小本子上的列表去買羊脂膏和金貨,剩下的就是在紀(jì)念碑前留影。當(dāng)遇到乏味旅行的時候,就對生活絕望了。”
相關(guān)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wǎng)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