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散文流變史稿》出版
由傅德岷、陳興蕪合著的《中國古代散文流變史稿》一書,把散文史研究與文化史研究結合起來,以獨特的視角做出獨特的學術結論:散文不單是作者記事、繪景、抒情、言志的工具,而且是儒、道、釋文化的載體。五千年的文化伴隨五千年的散文而來,一部古代散文史就是一部文化傳承與弘揚的歷史。散文與文化這兩個獨特的中國符號原來是一對孿生姐妹。
文變染乎世情,興廢系乎時序。文化演進與散文變遷相依相存。文化初始對應著以紀實與簡潔為特征的遠古散文的萌芽,文化爭鳴對應著以史傳與論辯為體裁的先秦散文的崛起,文化一統對應著以鴻辭與闊論為標志的秦漢散文的演進,文化多元對應著以清峻與通脫為風格的多彩的魏晉南北朝散文,文化交融對應著繁榮與豐盈為姿勢的璀璨的唐代散文,文化開放對應著以壯觀與亮麗為標志的兩宋散文,文化遷衍對應著以衰頹與變化為態勢的元明散文,文化通變對應著以規范與革新為特征的清代散文,在古代文明與現代文明的交接點,更是以白話散文誕生作為標志。作者以宏大視角展現了古代散文與中華文明交織纏繞的流變歷程。
更為重要的是,史稿闡述了四個重要觀點,表明了中華文明生生不息根植于散文的傳承創新。一是散文承載文化論。中國文字創始以來,散文體裁就是紀錄文化的主要載體。印刷術發明以后,散文承載文化的功能得到了極大的放大。散文包蘊文化是一個不爭的史實。二是文化滋養散文論。中國古代散文精品紛呈,浩瀚涌現,得益于偉大繁榮中華文明的養育、浸潤和提升。三是散文變革文化論。歷史上眾多文化大家都是散文家,文化家以散文為武器,不斷變革創新文化。四是散文傳承核心價值觀。中國傳統的核心價值觀主要通過散文文體確立、定型、傳播,形成了愛國散文、親情散文等穩定持久、源遠流長的文學現象,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這些核心價值觀都能在古代散文長河中尋找到浪花。作者的這些觀點鮮明地表明了“文章合為時而作”的現實旨趣和崇高立意。
《中國古代散文流變史稿》傅德岷 陳興蕪著 中華書局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