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選登善文化微散文
進入金秋,我們迎來幾個重要的節日:中秋節思念親友,教師節慰問師長,重陽節孝敬老者,這其中凝聚著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傳承著一種源遠流長的“善文化”。
《光明日報》特精選了全國“善文化微散文”大賽中的優秀作品。微散文“小而美”的創作和傳播另辟蹊徑,吻合了當下讀者受眾的心理需求。“善文化微散文”在網絡社會、媒介文化和人間正能量的表情達意、傳之深遠方面,都可圈可點,請讀者品鑒。
摘錄幾則:
倩 影
@cocofzl
清晨的小鎮煙雨朦朧,岸旁停泊著墨色的船只,沉寂許久的影,像一個未醒的夢。搖櫓聲吱呀,在霧色的掩映中恍若隔世。沿著斑駁的青石板,看到一個身著藍印花布的倩影,蹲在近水沙石的積洼處,一捧捧,送回昨夜水漲而不慎困于此的魚兒,小小的尾巴,在水中蕩起層層漣漪……
工 地
@朱緒躍
閉著雙眼,我就能聽到建筑工地上朔風的嗚咽,鐵錘的叮當聲響,傳不多遠便隨風湮滅,緊握鋼筋的手掌滲出汗液,稍不留神,就冷卻,凍結。父親,你尤其得小心——那冰冷而滑溜的地面。鐵釘和磚塊躲進了殘雪,螺絲和碎石滾下了臺階,注意到了嗎?千萬要走慢些!
推 車
@笑里永遠不藏刀
洪水將至,他正四處找老爹時,見到鎮長轎車陷到村口泥坑里。他想這時候就是省長的車也顧不上了。這時鎮長忽然從身后冒出來,喊他幫忙推車。他無奈只好和鎮長一起跳進泥坑里。當把轎車推出泥坑的一瞬間他發現,他老爹就坐在車后排座上。他的臉一熱,轉身與鎮長一起沖進村子。
井 蓋
@難忘晴川
瓢潑的雨中,他和他的摩托車佇立在那兒,路過的行人頓感詫異:這人怎么啦?這么大的雨不回家,站在這里干嗎?有病吧?……雨停了,路面的積水逐漸散去,他和他的摩托車不見了,人們這才發現,他站立的地方,是一個沒有井蓋的下水井……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