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散文快訊 > 正文

賈平凹:如果說我有使命,那就是不停地寫作

中國散文網 作者:華商報 發表時間:2014-09-15 我要評論(0)
字號:T|T

 11日下午,在接到刊發自己最新長篇小說《老生》的雜志后,賈平凹接受了華商報記者的獨家專訪,坦言這是他的一次“民間寫史”嘗試,是他構思時“最糾結”而寫作時“最隨心”的一部小說,且字數是近年來最少的,并由小說談開去,提及今后諸多設想。

  寫完這本書,我想“注”全本《山海經》

  華商報:看雜志上這部小說的連載,好像引用了不少《山海經》段落,這個是怎么考慮的?

  賈平凹:是引用了一些,考慮到偏生澀,每段后面都有我的注解,或者叫解讀吧,可能有些地方和專家教授的觀點不太一樣,只能說,這是我自己的一些 感覺。近些年,不知是不是年齡或心態的原因,我越來越喜歡“老”東西。欣賞的東西,從秦漢上尋到先秦,再上尋到上古、高古,就感覺那個時期,好像天地之 間,氣象蒼茫,一派高古渾厚之氣,有著這個民族雄奇強健的氣息。去年春天,我有緣得到了幾顆“剛卯”,感覺高古氣息撲面而來,盡管它們看上去甚至丑陋、粗 略,完全就是一截子、一截子的串串,但它們那種大樸不雕、那種沉雄,讓我癡迷不已。近年還喜歡一個詞——“海風山骨”,而讀《山海經》,也完全是這種感 覺,它寫作者所經歷所見聞的山和水,是一座山一道水地寫過去,那里面,有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和心靈密碼。我在小說里,用的就是它的這種思維方式,寫的是我所 見所聞所經歷的一件件事、一個個人。全書寫了四個故事,有的人物是始終貫穿著,有的就只出現在某一個故事里,各人有各人的命運。寫完這本書后,有一天我還 在想,這次只是試著注解了幾篇,將來有時間,我要把全本《山海經》都給注解了。

  華商報:除了引用《山海經》外,這本小說講的故事,所涉及的歷史背景之類,做過哪些考證?

  賈平凹:看過一些資料,也在民間走訪過,加上小時候就常聽老人們講,有些當然是戲說,有些則有鼻子有眼,總之都引人入勝。這些都只能作為參考, 畢竟咱是寫小說嘛,是重點寫人在歷史中的命運,寫人情世態,或是大起大落,或是平凡尋常。你要是把每個時間地點人物都摳得很細,與正史記載一模一樣、那跟 寫論文或做歷史報告,好像沒啥區別。作為作者,那咱當然更考慮咋樣給讀者講好一些故事吧。

  華商報:你已經寫了那么多,相信在題材和寫法上也做過了很多嘗試,自我感覺這本書最大特點是啥?

  賈平凹:越簡單的問題越難談,非要說特點,那這本書是我構思時感覺最麻煩,但寫時最順利的一本書,越寫越覺得“氣足”,真正寫開了很順利,其實 去年底就寫完了。今年3月交稿后,我就再也沒管過,不像《帶燈》,寫完后又改了幾十遍,因為它里面有女主人公寫給男主人公的許多封信,像散文一樣,就總想 著用一些優美的詞,一些更特別的表述方式,再點綴一下,所以就改個不停,這本書不存在這種情況。至于《老生》交稿半年多,為啥現在才進入出版階段,據我所 知,出版社一直是在等雜志(指《當代》)出來,雜志連載,單行本同時出來,這也是他們的慣例吧。書還得一段時間,我是今天中午才拿到雜志,說是過十幾天有 個作家(記者注:該作家名叫侯波)的研討會,讓我發言,送來這本《當代》雜志,我才看到,正在翻。

  如果說我有使命,那就是不停地寫作

  華商報:我見過你寫的一個書法條幅:“我有使命不敢怠,站高山兮深谷行。風起云涌百年過,原來如此等老生”,這里面有“老生”,跟你的新書有些關系吧?

  賈平凹:我這四句就是順口溜。和新書,說有關系吧,有點關系,至少字面上有老生,心境也有些像,但非要對號入座,說我就是那個“老生”,那倒也不是,其實當時給別人寫的,是另有所指。如果說我有啥使命的話,那就是寫作嘛,不停地寫。

  華商報:有一個問題,我猜你肯定會推給評論家,但最好你自己談談,就是想沒想過總結一下,這些年你小說創作的“路線圖”?

  賈平凹:這確實是要人家評論家來給咱指出呢。路線圖吧,沒有啥路線圖,就是走,進山了,看見樹呀草呀,聽見鳥叫,遠遠地碰見老虎,有時拐個彎, 進了一座寺院,走著走著,行到水窮處,那就坐看云起吧,這些所見所聞,你說,有啥路線圖?這些路線,你想規劃都沒法規劃。安排好的路,提前給你說啥地方有 一眼泉,啥地方又修了個橋,恐怕還沒浪去,就覺得沒啥意思了。意外之喜,往往就這樣出現了。

  華商報:那這本書,有沒有請評論家看過書稿?

  賈平凹:交稿前沒有請任何人看,交稿以后,我忽然想起,應該請評論家看看,之所以沒請本地文學朋友們看,是想著大家給你咋說呀,陜人厚道,大家 一般會顧及情面,有些意見也不一定給你提。所以這次就請稍遠一些的評論家看看,請上海評論家陳思和先生看過了復印稿,昨天收到他的短信,他說從文章里看到 了“民間寫史和官家寫史不一樣”,他看得很準,就是不知道我嘗試的這種“民間寫史”,這次能在多大程度上被接受。

  這么多年問心無愧的是,我一直能潛心寫作

  華商報:有沒有期待過,讀者會怎樣看這本書?

  賈平凹:肯定各有各的看法吧,咱都尊重。想給讀者朋友們說的是,這本書時間跨度可能是稍微大一些,再就是里面引用的《山海經》,那些文字看上去 可能不太好懂,有些生澀、枯燥,但我還是建議大家,硬著頭皮讀一讀,我給你建議穿啥衣服用啥手機,你可能一笑了之,但作為一個寫了這么多年的“老寫手”, 我的這個推薦,相信大家讀了后會同意的。

  華商報:那你自己怎么看?

  賈平凹:不好說。這事就像結婚,人家問,你把新娘子評價一下嘛,你要是說好呢,有人就會說,你自己的媳婦你當然說好,你要說不好吧,他說,那不好,你為啥還跟她結婚,或者說你自己的媳婦你還說不好。

  華商報:你社會兼職眾多,有目共睹,平時應該很忙,寫作時間怎么來的?

  賈平凹:事多,確實事多,各種事,而且有些活動你必須參加。鄉黨們也經常說我“脫離群眾”,說聚會時老不見我,沒辦法呀。平時,我女兒上學的接 送,娃開家長會,我一次也沒去過,甚至娃有時生病住院了,我都沒時間去,說實話,我確實不是一個好父親,不是一個好丈夫,真的。不是訴苦啊,實際情況確實 是這樣。寫這個書期間,我是早上準時八點到這(指工作室),然后寫一整天,然后,時間被各種活動割裂了。如果說我這人有個啥優點,那就是,真的能靜下心來 寫作,從來就啥都不爭,不搶。

  華商報:謝謝賈先生接受采訪。

  賈平凹:也謝謝你們關注。

  華商報記者 王鋒

  記者手記

  他所追尋者,“海風山骨”

  早在去年9月,華商報記者就獨家探知并于報端刊發了“賈平凹謀劃百年長篇”的消息,一晃,一年已過,而這部據稱“百年跨度”的小說也終于問世在望。

  昨日如約見到賈平凹時,剛剛送走“全陪”了兩天的北歐來客的他,不無倦態。談及新書,他特意取出據稱是親友自南非帶回的橘子,接過這顆“用心昭 然”的“禮物”,記者佯作不解,詢問何意,賈平凹一笑:“這是給你送禮么!我真是寧愿多給你些橘子,也不想談這,一來呢,這自己的書,總不能自己胡吹吧; 二來,所有人都還沒見到書,咋談?要不然再等等?”但最終,他還是接受了采訪,首次談及創作此書時的一些“活思想”,并不時興嘆。

  堅持手工勞作的賈平凹,真的不善使用手機,遇到需保存的短信時,他只好用筆抄下來,記者就看到了他所抄錄的評論家陳思和所發短信,陳稱喜歡賈的 這本新著,“不僅寫得好,而且有你的鮮明敘事特點”,同時,他還認為賈的文字“是當代最典型的中國氣派和中國風格”。這些評價,的確夠“隆重”,但有賈氏 多年創作實績相支撐、相驗證,似也不完全是客套話。陳思和先生亦眼頭極高,平日并不輕許人。

  既談及中國氣派、中國風格,那中國傳統文化經典,當然是題中應有之意。在賈平凹此部新著中,看到了大段大段《山海經》原文,看到了通過文中人 物,賈對這些文辭的注解,看到了他對傳統文化的回歸、借鑒以及重新生發,也感覺到了他在探求、追尋創作上的“海風山骨”的努力,如何真正做到“海風山骨” 般真力彌漫、大樸不雕、沉雄有力,我們也關注著這位作家的點滴探索、分寸進境。

  賈平凹喜歡《山海經》,而《海風山骨》則是他一本畫冊的名字,他近年又常喜用“海風山骨”來比擬大氣磅礴而又筋骨內斂的文字,其心之所尚,已然 可見。昔人云:“精神到處文章老,學問深時意氣平”,隨時日之推移,讀書寫書兩不倦的賈平凹,不斷向樸實無華、蒼茫之路上行走的賈平凹,隨“精神到處、學 問深時”,應該還會帶給我們以新的感受。 王鋒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wangchu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