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散文“研究性寫作”叫響
何謂“研究性寫作”?10月12日,陜西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陜西省散文學會聯(lián)合召開了“以史飛翔為例——研究性寫作座談會”,試圖給出探索和答案。
與會作家、學者分別就史飛翔的研究性寫作展開探討。陜西社科院學術委員會委員、陜西散文學會會長陳長吟代表陜西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向青年學者、散文作家史飛翔頒發(fā)了“陜西社科院特約研究員”證書。陳長吟表示,聘請史飛翔為特約研究員是因為他一直從事研究性寫作,在以終南山為載體的陜西地域文化研究以及民國知識分子研究方面連續(xù)出版多部書籍,引發(fā)社會關注。著名評論家李星認為“史飛翔的散文創(chuàng)作走的是知識性散文寫作的路子,是學理性散文。”他的散文厚積薄發(fā)、舒緩有致,具有強烈的思辨色彩、深邃的道德意識和濃郁的悲憫情懷,是典型的文化散文。
此次會議值得關注的是省社科院文學研究所劉寧、魏策策、毋燕、杜睿、韓紅燕、齊安瑾等六位女博士分別就史飛翔散文創(chuàng)作的得失給出中肯的評價,六位博士所體現(xiàn)的坦率、直接令與會作家感慨其“專業(yè)風范”。
與會學者還表示,史飛翔堅持文化散文寫作,堅持研究性寫作,在散文寫作上走出了一條新路,他的創(chuàng)作實踐對于我省年輕一代作家實現(xiàn)自我選擇和定位具有重要的啟發(fā)和示范意義。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
網(wǎng)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