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中國散文網、陜西省散文學會和西北大學現代學院聯合主辦的首屆“絲路散文獎”,在西安舉行了隆重的頒獎典禮。著名散文家王宗仁獲特別貢獻獎;肖云儒的《絲路云履》、劉梅花的《草廬聽雪》、楊文豐的《自然書》、凌仕江的《天空坐滿了石頭》、辛茜的《一望成雪》等5部散文集獲最佳作品獎;范超的《故鄉空遠》、邢小俊的《超度》、呂向陽的《神態度》、王瀟然的《風流長安》、甘建華的《冷湖那個地方》、 趙攀強的《留住鄉愁》、 徐禎霞的《煙雨中的美麗》等15件作品獲優秀獎。
此次“絲路散文獎”評委陣容強大,評委會由茅盾文學獎評委、冰心散文獎評委、以及大學教授和散文作家組成。經評委會專家初評、二評、終評,最終確定21件(人)作品獲得該獎項。獲獎作者遍布北京、廣東、云南、四川、甘肅、陜西等10多個省區。
部分獲獎作者應邀前來西安領獎。
頒獎典禮由中國散文網總編輯、陜西省散文學會會長陳長吟主持。他介紹了評獎情況并宣讀獲獎名單。
西北大學現代學院劉家全董事長致歡迎詞,稱首屆“絲路散文獎”順利完成后,只是萬里絲路走出了第一步,今后還將和全國的文學作家一起,為西部文學的發展和絲路散文獎的明天繼續努力,將主辦文學獎和提升辦學質量、培養文學人才更好地結合起來。
隨后,中國散文學會常務副會長紅孩先生上臺,表達了參加頒獎盛典的喜悅之情。他說文學不是蓋房子,要用一生去關注,并強調散文和“現代”的相遇是必然的巧合,歷史的接合。
幾位獲獎作家代表,上臺發表了獲獎感言。王宗仁稱絲路散文獎為中國散文增添了一份新的色彩與景致;肖云儒講述了自己兩個多月三萬里走絲路的獨特感受;楊文豐表達了對古城西安人文文化的深切感懷;呂向陽稱絲路散文獎起點很高使人振奮。
首屆“絲路散文獎”從2015年底面向社會征集作品以來,共收到來自全國散文家及散文作者散文集數百部。“絲綢之路是美麗的,文學是美麗的,散文更應該是情感美、形式美、文學美的產物。每一部書都是一塊跳石,把我們引領到美麗的遠方。” 陜西省散文學會會長、著名散文家陳長吟表示,“絲路散文獎”每兩年舉辦一屆,希望有更多的好作品在下一屆參評、獲獎。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