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絲路散文獎獲獎作品授獎辭
字號:T|T
授獎辭
特別貢獻獎:王宗仁

王宗仁先生的西部題材的散文創作,為中國文學增添了廣闊和壯美的色彩。文無止境,再攀高峰,在這位老作家身上體現的尤為突出。他對生活的熱烈態度、對創作的飽滿激情,對散文事業的一腔奉獻,獲得了眾人的敬仰。
最佳作品獎:肖云儒《絲路云履》

散文集《絲路云履》集合了著名文化學者肖云儒先生的探索激情和文明思考,作品洋溢著飽滿的敘述激情和學者散文的思想力量,顯示了前沿視野。作者在行走中閱讀文明,在體驗中融通歷史,在絲路上收割思想,以鮮明的時代特征顯示了文化散文的廣闊空間和精神內涵。
最佳作品獎:劉梅花《草廬聽雪 》

當下的散文,創作路數多種,不論哪種,都是從作者的心路出發,最終要贏得讀者的共鳴。劉梅花,一個生活在西部河套的女子,她于大的城市是陌生的,甚至是格格不入的,她把她的目光著眼于西部,以至就是眼前的一粒沙子,一只蟲子,一株小草,她用極大的耐心去親近、發現、審視它們,試圖從中體驗出生命的意義。草廬是一種精神的象征,聽雪是人生的意境,在二者之間相連接的是文學,近乎于宗教的文學。劉梅花的散文是獨特的,是萬花筒中不可或缺的一道藍光。
最佳作品獎:楊文豐《自然書》

人類與自然生態的親密關系,在楊文豐的筆下顯得情理交融、哲思綿長、詩意豐沛,其文字品質回歸中國傳統經典審美趣味,亦富于人類文化共同體的當下氣象,讓人分享一種清正、優雅、如坐春風的閱讀受用。
最佳作品獎:凌仕江《天空坐滿了石頭》

凌仕江的散文集《天空坐滿了石頭》,表達了藏地特有的宗教信仰與民俗文化,其散文充滿了神秘和奇異的想象。不管是鳥類、動物還是山石,皆與人相連并成為人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都具有了某種神性與靈性。藏域的風情與神奇的生活,被作者優美而簡練的筆觸勾畫出來。作品表達了人與天地萬物之間的親密關系,對山石、牛羊、毛驢、雪蓮等物象,給與了擬人化的溫情抒寫,既動情又感人,頗有自然哲學的關照高度。
最佳作品獎:辛茜《一望成雪》

辛茜用靜美的文字描述事物的動態圖式,漸現其生命質底的清鮮和美麗;如此典雅的有情致辭舒放和剪裁得當的文辭選擇,出自作者從容潔凈的寫作心靈和觀察的幽獨精微;高地上的風景或許冷峻蒼茫,但辛茜筆下永恒存在的,唯有美、唯有善。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責任編輯:wangchun]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