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讀書”

中國散文網 作者:陳平原 發表時間:2008-12-05 我要評論(0)
字號:T|T

陳平原:作為一種生活方式的“讀書”

——在華東師范大學的講演

      閱讀這一行為,在我看來,本身就具備某種特殊的韻味,值得再三玩賞。在這個意義上,閱讀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這種兼具手段與目的的閱讀,并非隨時隨地都能獲得。在《大英博物館日記》的后記中,我引了劉義慶《世說新語》“任誕篇”里的王子猷夜訪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讀書”也能到達這個境界:“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考試?何必拿學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當然,如此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讀書”,是一種理想境界,現實生活中很難實現。但雖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讀書的定義

      什么叫“讀書”,動詞還是名詞,廣義還是狹義,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讀書,還是“學得好不如長得好,長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讀書?看來,談論“讀書”,還真得先下個定義。

      “讀書”是人生中的某一階段。朋友見面打招呼:“你還在讀書?”那意思是說,你還在學校里經受那沒完沒了的聽課、復習、考試等煎熬。可如果終身教育的思路流行,那就可以坦然回答:活到老學到老,這么大年紀,還“背著那書包上學堂”,一點也不奇怪。

      “讀書”是社會上的某一職業。什么叫以讀書為職業,就是說,不擅長使槍弄棒,也不是“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過去稱讀書郎、書生,現在則是教授、作家、研究員,還有許多以閱讀、寫作、思考、表達為生的。

      “讀書”是生活中的某一時刻。“都什么時候了,還手不釋卷?”春節放假,你還沉湎書海,不出外游覽,也不到歌廳舞廳玩樂。

      “讀書”是精神上的某一狀態。在漫長的中外歷史上,有許多文化人固執地認為,讀不讀書,不僅關涉舉動,還影響精神。商務印書館出版加拿大學者曼古埃爾所撰《閱讀史》(2002),開篇引的是法國作家福樓拜1857年的一句話:“閱讀是為了活著。”這么說,不曾閱讀或已經告別閱讀的人,不就成了行尸走肉?這也太可怕了。還是中國人溫和些,你不讀書,最多也只是譏笑你俗氣、懶惰、不上進。宋人黃庭堅《與子飛子均子予書》稱:“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澆灌之,則俗塵生其間,照鏡覺面目可憎,對人亦語言無味也。”問題是,很多人自我感覺很好,照鏡從不覺得面目可憎,這可就麻煩大了。

      這四個定義都有道理,得看語境,也看趣味。以前說“學而優則仕”,現在變了,是“仕而優則學”——這后一個“學”,當然是裝模作樣的了,“‘官大學問大”嘛。中國特有的學歷高消費,讓人哭笑不得。如果有一天,連學校里看大門的,也都有了博士學位,那絕不是中國人的驕傲。眼看著很多年輕人盲目“考博”,我心里涼了半截,我當然曉得,都是找工作給逼的。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窮經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門,就再也不親近書本了,還美其名曰“實踐出真知”。

      想到這些,我才格外欣賞那些不為文憑,憑自家興趣讀書的人。在北大教書,自然是看好自己的學生;可對那些來路不明的“旁聽生”,我也不敢輕視,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教室里有位子,你盡管坐下來聽。這種不太符合校規的通融,其實更適合孔夫子“有教無類”的設想。

      拿學位必須讀書,但讀書不等于拿學位。這其中的距離,何止十萬八千里。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當校長,開學演講時,專門談這問題,希望學生們以學問為重,不要將大學看做文憑販賣所(《就任北京大學校長之演說》)。第二年開學,蔡先生再次強調:“大學為純粹研究學問之機關,不可視為養成資格之所,亦不可視為販賣知識之所。”(《北大一九一八年開學式演說詞》)日后回想北大十年,蔡先生很得意,以為他改變了中國人對于大學的想像(參見《我在教育界的經驗》以及《自寫年譜》)。現在看來,蔡先生還是過于樂觀了,成為“販賣知識之所”的大學,以及視大學為“養成資格之所”的學生,當今中國,比比皆是。

      大致感覺是,今日中國,“博士”吃香,但“讀書人”落寞。所謂“手不釋卷”,變得很不合時宜了。至于你說讀書能“脫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諱“俗氣”,還以俗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誰”。

      二、讀書的成本

      現在流行一個說法,叫“經濟學帝國主義”,說的是經濟學家對自家學問過于自信,不只談經濟,還談政治、文化、道德、審美等,似乎經濟學理論能解決一切問題。于是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