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論文學的與時俱進

中國散文網 作者:蔣巍 發表時間:2008-12-09 我要評論(0)
字號:T|T

論文學的與時俱進

——從“當前文學創作癥候”談起

    蔣巍

    ●當今文學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兩大缺失。與時俱進、創新能力的不足以及與社會、與大眾的疏離,應引起足夠的警醒,也許文學正因此失去與當代人對話的能力;

    ●題材內容上的“三大現象”證明,當今中國文學大體上依然處于“農村包圍城市”的狀態;

    ●繁榮不等同于發展,繁榮是瞬間靜態的概括,主要指量的增值。發展是指與時俱進的動態過程、藝術張力和創新成果,多半會帶來質的提升;

    ●彌漫于無形的傳統“精英意識”正在傷害作家和文學本身。先是極左政治,后是“精英意識”,已經歷史性地、極為嚴重地傷害了中國通俗小說創作傳統;

    ●世界上絕大多數文學經典都產生在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時代。市場會誘發低俗,也會造就更多的偉大。今天,文學永恒的精神旗幟,必須插上人民的船頭,穿越市場的激流,才能抵達它深情懷抱的人類愿景和人的心靈彼岸。

    時下進行的有關文學“缺失”的討論,必須先充分肯定一個前提,即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文學取得了歷史性的繁榮發展,文學界創作之勤勉(年產千部以上長篇小說就是證明)、氛圍之祥和(誰跟誰過不去的事情很少了)、作風之深入(“三貼近”漸成氣候),格局之繁盛,都是不爭的事實。在這個大前提下來研究當今文學的“缺失”問題,會使討論更具理性和建設性,而且更具實踐意義。

    一、當今文學的兩大缺失

    文學從來是過程而不是狀態,是航行而不是港灣。因此考察和評價當下文學,不僅要分析文學當下的生態環境、生產機制、作家精神的經度與緯度,更要以發展的、辯證的目光和理念,深入思考文學的流程與流向,弄清楚我們所處的歷史方位以及“從哪里來,到哪里去”。“到哪里去”實質上是發展方向問題,從文學的實踐意義上可以歸結為當代作家的精神追索、當今文學的價值取向、當下作品的審美路徑。我以為,只有把我們的文學放在世界全球化浪潮和中國大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加以考察,進行動態的歷史的分析,才能看清我們的文學到底缺失了什么和最缺什么。

    今天,文學的邊緣化是許多有識之士憂心忡忡的話題。其實,文化娛樂和文化消費的多樣化使得受眾大量分散、文學不再是大眾文化消費的重心,乃是我國社會重大的文化進步。不過,邊緣化有沒有文學自身的因由?“文學的貧困”在某種程度上是不是由“貧困的文學”造成的?界中人也應深刻自省。我想指出的是當代中國文學的非凡成就和繁華格局,生發于與時代發展和社會變革同步前進的昂揚努力之中,同時也有時間和空間上的兩大缺失亟須引起我們的注意:

    在時間上,是文學與時代之間日見明顯的“文化滯差”。我們的文學盡管進步巨大,但從理念到知識、從姿態到敘事,似乎都缺少持續的與時俱進的動能與張力,以及由此衍生的發現文學新資源的能力和個性化創新能力。

    在空間上,是某些文學追求與社會發展現實的距離、與大眾精神文化需求的疏離。造成這種疏離和距離的,我以為是文壇上彌漫已久的傳統“精英意識”。

    文學作為社會生活的反映和美學的意識形態,作為傳承民族精神和普世價值的血脈,有其永恒的核心理念和一定的穩定性,總要相對滯后或超拔于經濟社會的發展變化。一個人不能超越他所處的時代就像不能超越他的皮膚。因此就上述問題而言,我們不能苛責作家,但在已經并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新的歷史背景和語境中,與時俱進、創新能力的不足以及與社會、與大眾的疏離,應引起我們足夠的警醒——也許,文學正因此失去與當代人對話的能力!

    事情是如此的奇妙與嚴酷。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以新技術革命為先導的全球化浪潮席卷了全世界,并正在大規模改變和重塑人類的生活方式。150多年以前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發出的著名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正以出乎意料的另類方式和另類面貌接近實現:“全世界計算機”首先“聯合起來”了。與此同時,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也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正是在這個時候,與80年代的轟動效應、“粉絲如云”相比,中國文學從影響力到社會覆蓋面卻突然出現了大滑坡大退潮,經濟發展的“突飛猛進”與文學的“突飛猛退”形成鮮明對比。今天想來,這種逆動的強烈反差依然讓我們目瞪口呆。

    這是偶然的嗎?不。

    二、時代的巨變與文學的失語

  &nbs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