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報告陜西散文

中國散文網 作者:凌云鵬 發表時間:2008-12-09 我要評論(0)
字號:T|T

      當下全國散文創作共有的問題和不足,在陜西的散文創作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說得嚴重點,陜西人提出了“大散文”觀,但陜西作家缺乏對“大散文”觀的有效實踐,細數我們的作家的作品,哪些稱得上“大散文”?問題的本質是,不在于作家們是否缺乏實踐所需要的勇氣,而在于作家們是否缺乏實踐所需要的文化,簡言之,我們儲藏在內心的文化力量,能否孕育出“大散文”的奇葩?

      文學界歷來主張“百家爭鳴”的創作和批評環境,相信無論褒揚與鞭撻、肯定與否定,作家和讀者都是能夠接受也愿意接受的,因為這種討論甚或爭議最終是有利于文學的向前發展。在文學大省的背景下,希望我省的散文創作能夠攜帶著一種新的因素,真正回歸或恢復中國散文最根本的精神之場,即“形散而神不散”,從而出現新的氣象。從文學發展的視覺來看,即便最前衛的理論和樣態的創新,也應該具有“神”旨,關心社會,撿拾溫情,體現人性。如此這般,作為文學百花園中的曼妙“落花”,散文才會繽紛絢爛、永不凋零。然而不得不承認,今天的散文在創作觀念更新、技巧趨于精細的同時,也出現了精神的退步、良知的缺席、道義的匱乏,滿足于以綿軟的文字為時代按摩;重技巧輕思想、重手法輕精神、調情與撒嬌、幫忙與幫閑等癥結在新世紀的散文創作中尤為明顯。當小資情調、白領趣味、市儈嘴臉、庸俗精神充斥于文本,為文造情也便替代了為情著文,種種的濫情、煽情、閑情、矯情紛至沓來。現代散文應帶有人本的特點,走向人性的回歸,所以它應是關注社會并關心人和人的精神生活。

  陜西散文的作家水平、作品數量、專業機構、學術研討等使其成為“散文大鎮”,但距“重鎮”還有距離,仍需傾力打造

  中國散文研究所所長陳長吟在其創辦的中國散文網曾評價陜西是中國的“散文重鎮”。雖然此提法其后受到爭議,但事實上陜西的散文創作在全國的確占據十分重要的地位。  “近10年間,陜西作家出版的散文集子不下200余部,數量之多令人稱道。”中國散文研究所所長陳長吟說:“中國作協主辦的‘魯迅文學獎’,從1997年到2005年已經揭曉了三屆,散文類獲獎的首屆有劉成章的《羊想云彩》,最近的第三屆有賈平凹的《賈平凹長篇散文精選》。在僅有的三屆揭曉中,兩屆有我們的作家作品,對于我省散文創作是個好事情。”除了兩位獲得“魯迅文學獎”,我省著名的散文作家還有李若冰,直到去世前一年出版了四卷本的厚厚的《李若冰文集》,王蓬的四卷本,和谷的六卷本文集,都是我省散文創作豐厚的收獲。此外,其他作家如侯雁北、李天芳、銀笙、朱鴻、方英文、王朝陽、陳長吟、孫見喜、肖重聲、史小溪、李漢榮、楊瑩等一大批作家都有專集出版。我省著名作家陳忠實、賈平凹、高建群、葉廣岑、紅柯除了以小說聞名,散文寫作也出手不凡,為我省的散文創作時刻注入著新的元素。  提到散文的專業機構,當屬大散文半月刊《美文》雜志,在全國也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創刊10多年來,發表了2000多萬字的作品,刊物也成了西部地區發行量最大的文學刊物。1992年《美文》創刊時,賈平凹提出了大散文的觀念,在散文界引發了新的文學思潮,響應者眾多。2005年,西北大學現代學院成立了中國散文研究所,創辦了“中國散文網”,這是散文界的一種新氣象,也為學術研討提供了更為方便的平臺。  陜西省文聯副主席肖云儒十分欣賞高建群的“西部散文”。認為其充滿了美好理想和浪漫色彩。對于自然、社會和歷史題材的把握十分宏大、縝密,是陜西散文創作中較有特點和建樹的。紅柯散文氣派恢弘,將周秦漢唐的歷史神韻玩弄于筆墨之間。較之一些中青代作家,缺少利用現代文明解讀陜西厚重的歷史文明,仍然是單純的鄉土散文、情感散文、人物散文。簡單的復制創作多了數量、少了質量,多了爭議、少了認同。  要想在“文學大省”中有一方“散文重鎮”,路漫漫,但并不遙遠,只要努力求新創作,散文會隨時代前行。

  十余年間陜西散文創作存在諸多問題和不足,當下尤為突出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散文領域不斷求新求變,呈現出空前的無序與放浪。在突破“形散而神不散”的爭論中,我們發現,當代散文多的是雜耍的技術,少的是真誠的心靈傾訴,未曾真正獲取寬闊恢弘的審美理想和凌空翱翔的精神氣質,進而生成遒勁的思想沖力和深厚的文化內涵。究其實,十余年間,物質主義、消費主義不斷解構著文學的原創性與個性化,兼以王朔的“痞子文學”、王蒙的“躲避崇高”及新儒學、后現代、新左派、自由主義諸般文化思潮對啟蒙精神的分進合擊,一個無深度搞批發的散文時代終于君臨。散文中閑適情調的盛行及其對人心的瓦解麻醉,正是特定的社會文化語境的投射。在我省,散文創作也有趨同之勢,集中表現在數量多但精品少。往往作家行走一處、呆上數日,與當地群眾聊上一聊,一篇甚至幾篇寫人抒懷、繪景傳意的散文隨筆便應時而生了。80年代“陜西東征”的盛景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