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散文中情感的力量

中國散文網 作者:劉益善 發表時間:2008-12-15 我要評論(0)
字號:T|T

散文中情感的力量

劉益善

    散文以她的種種魅力來吸引讀者,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這魅力或者是用生花妙筆描寫的景致物事,或者是雋永的哲思與詩意,或是歷史的啟悟或是現實的感慨。但散文最有魅力則是她的情感,那是能撼動人的心靈的。

    現代散文名家朱自清先生的名篇《背影》,曾讀出多少人的眼淚來?先生在自己的日記中寫道:文學作品之所以吸引人,最大因由卻在情感的濃厚。《背影》寫的是父愛,父親送兒子北去念書,為兒子買桔子,穿鐵道,跳下爬上,那過程的描述,已把讀者受感動的心情調動起來了。待寫到“他用雙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流下了。”作者自己流淚了,讀者的淚水也涌出來。背影,父親的背影,是父親的化身。作者在這篇短短的散文篇末,再把那情感的弦琴撥弄一次。“我北來后,他寫了一信給我,信中說道,‘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我讀到此處,在晶瑩的淚光中,又看見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背影。”作者在淚光中看到父親的背影,讀者在淚光中見到父愛的偉大。朱自清先生的《背影》,運用散文的情感魅力,打動一代代讀者,也在散文創作中樹了一塊豐碑。

    人都是父母生養的,父母的愛對于子女來說,是無私的永遠的無止境的。而惟其這種無私的永遠的無止境的愛才感天動地,才打動讀者最深最強烈。古往今來,文學作品中寫父母對子女的愛,無不動人心弦。這種大愛,只有散文才最適宜表現,也能表現得更充分更真切更自如。

    我們是父母的兒女,當我們提筆書寫父母時,心中充滿感激,眼中滿貯熱淚。當代詩人曾卓,1974年寫散文《母親》時,52歲,尚因胡風案在管制之中,沒有自由。曾卓去世后,在湖北文藝界為他舉行的追思會上,女劇作家沈虹光朗誦了曾卓《母親》中的一段,聽得追思會幾百人一片哭聲。

    這是什么原因?這是散文情感的力量。

    曾卓不知道母親的名字,只聽說她出生在貧苦農民之家,父母很早就去世了。母親因“媒妁之言”嫁到曾家。曾卓的父親是大學生,對這種包辦的婚姻,當然不滿意,母親受到冷淡、鄙夷、無幸福可言。曾卓4歲時,父親遺棄了母親,離家出走。母親當時只有25歲,默默地承擔起自己的命運,帶著曾卓跟祖父母一起生活,一直到死,再也沒和父親見過面。在那種黑暗年代,一個遭遺棄的年輕少婦的冷凄痛楚,令人心顫。母親把希望和愛全部放到年幼的兒子身上,信佛,希望從佛教里去尋解脫和超度。母親有顆善良的心,因自己的不幸更同情他人的不幸。曾卓上學,每有一點成績,都是母親的安慰,因參加學生運動,受到學校“默退”的處分,母親擔憂,母親憔悴,母親失神。

    戰火逼近武漢,曾卓父親遷到四川一個縣里。為了繼續求學,祖父讓曾卓到四川去找父親。母親默默收拾行裝,叮囑曾卓用功讀書,神情凄傷黯然,沒有眼淚。曾卓坐上人力車朝碼頭上去,走了好遠,回頭看母親還站在門邊。這是曾卓母子的永別,曾卓從此再也沒有見到他苦難的母親。在武漢淪陷前,祖父祖母叔嬸和母親逃難到廣西一個小縣。1944年冬,日寇向湘桂發動攻勢,國民黨軍隊毫無抵抗一瀉千里潰敗。在逃難途中,祖父和母親、叔嬸失散了。后來祖父千辛萬苦找到了父親,與母親同行的叔嬸也到了父親處,卻沒有曾卓的母親。母親在途中決定不去父親家,要到重慶找兒子。母親在兵荒馬亂,饑寒交迫的逃難途中得了重病,每天掙扎著和叔嬸一同步行。幾天后終于支持不下去了,風傳日寇即將到達,母親不愿拖累叔嬸,要他們先走。她摸出一個金戒指要叔父帶給曾卓,而她身邊唯一的東西,是曾卓在中學演講時得到的獎品:七星劍。她倚坐在一座破屋的墻邊,扶著七星劍,望著叔嬸等人在逃難的人群中走遠,而她,再也沒有走到兒子那里去。那地點是貴州的都勻附近。52歲受盡另一種磨難的曾卓,當他寫到“在異鄉的土地上,沒有一片遮蔽風雨的屋檐,身邊沒有一個親人,甚至沒有一張熟識的臉,眼前流過的是驚慌的逃難的人群,耳邊響著的是凄慘的呼喊聲,而敵人的鐵蹄隨時可踏到……我不能想象孤獨地倚坐在墻邊,扶著兒子的一件紀念品的病危的母親有著怎樣的心情;我不能想象那以后母親的遭遇。我的心沉重、悲痛,卻又暗暗地期待著,也許母親有一天會突然出現在我面前……”時,他難道不伏案號啕么?苦難的母親,苦難的兒子在想念你在痛哭你。而讀者,讀完曾卓的《母親》,難道不為這樣苦難的母親一灑辛酸之淚么?

    如果說,朱自清的《背影》寫父愛,用一種平易樸實來打動人,表現的是一種親情與滄桑,那么曾卓的《母親》則是用一種迸著血淚的文字寫母愛與母親的苦難,是一種刻骨銘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