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向著21世紀邁進的散文創作

中國散文網 作者:林非 發表時間:2008-12-19 我要評論(0)
字號:T|T

  從曠古未有的“文革”浩劫這段災難的歲月結束之后,最近20余年來整個中華民族在艱巨和深沉的反思中間,終于逐步地走向了正常、合理和健康的社會秩序。我們的散文創作也在撥亂反正和百廢俱興的氛圍中間,出現了欣欣向榮和蓬蓬勃勃地向前發展的局面,從已經發表的大量風格迥異的散文作品看來,無疑可以說是獲得了半個世紀中間最為重大的成績。最值得慶幸的是許許多多的散文作家都能夠生活在目前這種比較正常的氣氛中間,不再心驚膽戰和畏首畏尾地握著自己的筆桿子,而已經開始形成和保持著一種比較自由的創作心態,充分地顯示出時代確實在大踏步地前進,這樣也就從根本上保證了散文創作的思想與藝術質量,并且逐步地走向進一步的豐收和繁榮。當前的散文創作確實是呈現出思想和藝術這兩個方面相當活躍的狀態,多少散文作家都歡欣鼓舞地激勵著自己朝向更為美好的創作前景沖刺,嚴肅認真地思索著如何去迎接更具有挑戰性和更顯得日新月異的21世紀的來臨。

  有不少散文作家雄心勃勃地提出,面對著這樣的21世紀的即將來臨,應該寫出許多更為出色的散文作品,應該追求一種更為理想的散文創作的境界。最為理想的散文創作的境界,究竟應該是一種什么樣的狀態?如果要說得通俗一些的話,那就是更多的讀者朋友們究竟喜歡什么樣的散文作品呢?要談論起這一點來,似乎還有必要先探討一下散文這種文體的本質特征究竟何在?對此曾有不少的散文作家和理論家,在相當熱烈的平等討論的氣氛中發表過非常中肯的看法,在這些豐富多彩的見解之間自然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有待于在進一步的溝通中共同得到提高,像這樣不斷地進行著自由的探討,卻不再出現嚴厲呵斥和粗暴批判這種文化專制主義的狀況,正好是顯示了整個的社會氛圍逐漸地趨于合理、健康、自由和民主。多么希望能夠在今后更為系統和深入的討論中間,使得大家對此的認識能夠更趨于接近,也更趨于豐富和升華。

  我自己出于對散文藝術的愛好,在好多年前也曾經嘗試對于它的本體論作出過這樣的界說,“散文創作是一種側重于表達內心體驗和抒發內心情感的文學樣式,它對于客觀的社會生活或自然圖景的再現,也往往反射或融合于對主觀感情的表現中間,它主要是以從內心深處迸發出來的真情實感打動讀者”(《散文創作的昨日和明日》)。我后來又在《散文的使命》、《當前散文研究的理論建設問題》、《〈中國散文大辭典〉序言》和《〈中外散文辭典〉序言》等不少有關的論文中,對此作出了若干補充性的闡述,強調著此種側重于表現作者主觀感受和內心世界的文體,必須出于真摯和至誠,在為大千世界畫像的同時,也就把自己的心交給了廣大的讀者朋友們,并且還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充分地強調與它無法分割的思考的內涵,說明成熟的激情必然會通向深沉的思索,成熟的心靈必然會蘊含浩瀚的思索。真不知道這些有關散文本體的界說,是否把問題說得清楚和深入了?看到在不久之前出版的《中華文學通史》第十卷中間,當論及有關散文本體的這個界說時,說是它獲得了學術界大體的認同,不知道情況是否屬實?我多么愿意繼續努力地去吸收許多散文作家和理論家具有真知灼見的說法,更為深入地去考慮這樣的問題。因為像如此正本清源地深深領會和掌握了散文的本體意識之后,才能夠更充滿自覺地去追求理想的散文境界,讓這種觸角和視野都顯得異常闊大的散文文體,更好地將整個人類生存和思考的方式都充滿抒情和審美氣息地記載下來,這樣就必然會具有重大的文化學的意義,有利于極大地提高整個民族的思想素質、道德情操和審美水準。

  從我自己目前所達到的認識水平來說,只能以上述的界說作為闡述的出發點,略為具體地來說明最為理想的散文創作的境界,究竟應該包括哪些因素,以此跟散文領域內各位尊敬的同仁充分地交換意見。從上述這個基本的界說出發,我覺得最為理想的散文作品大致可以分列出如下幾條具體的內容來:①最能夠觸發讀者長久的感動的;②最能夠喚醒讀者回憶起或向往著種種人生境遇和自然風光的;③最能夠引起讀者深深地思索的;④最能夠在藝術技巧和語言的文采方面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的。

  散文創作既然是一種主觀色彩更為強烈的藝術實踐,它的長處恰巧就在于十分善于揮發自己的情感去打動讀者的心靈。如果把自己的歡樂或痛楚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之后,許多讀者也就會隨之而喜笑顏開或淚水滂沱起來,這是散文創作多大的成功和幸運啊!用散文創作去表現人類的歡樂,鼓舞大家更好地生活和向前邁進,這無疑是一個十分重大的課題。然而必須正視的是在任何一種歡樂的生活背后,往往會籠罩著幾許悲劇性的陰影,這是因為在人類的奮斗和前進過程中間,失敗必將永遠伴隨著成功,別離必將永遠伴隨著團聚,死亡必將永遠伴隨著生命,這樣就必然會產生巨大的痛苦,含著眼淚將它抒寫和宣泄出來,在形成出色的作品這一過程中,自己也就從浩茫的痛楚中升華出創造性的歡樂情致來,正像羅丹所說的那樣,“有時他的心像是在受刑,但是因為他能夠理解和表達所深受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