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国产精品久久久久首页_二区视频在线_国产精品久久电影观看_免费看片黄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
中國散文網首頁 > 學術報告 > 正文

寫在黃土地上的綠色篇章

中國散文網 作者:馬平川 發表時間:2008-12-05 我要評論(0)
字號:T|T

寫在黃土地上的綠色篇章

—— 評報告文學《高西溝調查:中國新農村啟示錄》

馬平川

       冷夢是一位貼著大地行走的思考者,帶著作家社會責任的承擔、社會良知的守護、直面人生的悲憫情懷,以及對現實的社會矛盾和社會問題的干預和思考。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她思想感情與創作靈感為時代和生活深情感召的產物。冷夢曾經以報告文學《黃河大移民》榮獲首屆魯迅文學獎,最近太白文藝出版社又推出中國作協重點扶持項目——報告文學《高西溝調查:中國新農村啟示錄》〔以下簡稱《高西溝調查》〕再次引起社會反響。冷夢懷著對農民熾熱的情感和真切的關懷,以強烈責任感和憂患意識,對高西溝作了長期的跟蹤采訪和寫作,住在陜北的窯洞里,和農民朝夕相處,踏遍了高西溝四平方公里土地上的溝溝坎坎。高西溝從此走進冷夢的心靈,成為冷夢靈魂的故鄉。這才有了這樣一部沉甸甸的《高西溝調查》。《高西溝調查》讓我們走進共和國歷史上一個特殊的年代,走進那一片最富有傳奇色彩的陜北黃土高原,走近那一群勤勞、淳樸的陜北農民……

       冷夢的《黃河大移民》寫的是農民因失去土地輾轉流離而遭受的生存苦難;《高西溝調查》則寫的是農民因土地的貧瘠而進行的生存搏斗,展示了一幅當今農民生存狀態的真實圖卷。《高西溝調查》以陜北黃土高原的黃土丘陵溝壑區的貧困山區高西溝為背景,以歷史和現實的大量感人肺腑的農民事跡和農民故事,演繹了一個村莊半個世紀的奮斗史。講述了一群陜北農民生存與奮斗的感人故事。謳歌了高西溝人為改變自己命運進行艱苦斗爭的偉大精神。高西溝是全國最先、最早走生態化建設的道路的農村。早在上世紀50年代,高西溝就開始了以水土保持為主的生態綜合治理工程,把荒山窮溝治理成全國水土保持的先進典型。1962年1月18日《人民日報》頭版頭條刊載《山區農業的生命線》,介紹了高西溝水土保持的經驗,同時發表社論贊揚高西溝人民改造山河,戰天斗地的先進事跡。1965年高西溝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大寨式的典型。高西溝的三代農民,在四屆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從上世紀五十年代,高西溝人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以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在20世紀70年代探索出農、林、牧各占土地三分之一的“三三制”模式,過渡到更為合理的田、草、林“一二三”模式,完全走上了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良性循環路子。改革開放以來,沐浴著“再造一個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區”的春風,高西溝人再次掀起了生態環境建設的熱潮,大搞退耕還林、舍飼養羊、興田打壩。形成“高山遠山森林山,近山低山花果山,植樹綠化路兩邊”的美景。

       高西溝人用整整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在水土嚴重流失、自然環境極其惡化的陜北黃土高原上,堅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理念,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不斷解決糧食生產和生態保護,土地貧瘠與農民增收之間的矛盾,創造了中國農村的發展奇跡,高西溝之路,是一條率先發展綠色農業、科學發展、和諧發展之路。是一條具有高西溝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新農村建設之路。高西溝發展之路昭示了中國貧困山區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熱潮中,如何走出一條有別于大寨、華西村、大邱莊等這些著名村莊的獨特的農業快速發展的道路。如何走出了一條循環經濟模式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農業道路。《高西溝調查》力圖回答和揭示出中國西部農村、貧困山區農村,尤其是在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極其惡劣的廣大貧困農村,如何既要多打糧食,又不破壞生態環境,質樸的高西溝農民用三代人付出血汗代價的實踐回答了這個問題。

       讀罷《高西溝調查》,我眼前彌望著大片大片蒼茫的綠色,迭翠鋪綠的高西溝,因為綠而靈動,綠的蒼翠欲滴、綠的凝重晶瑩。這樣的綠,串聯起一幅幅“林水相依”的和諧畫卷。綠色,這生命的顏色,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偉大見證。重重疊疊的綠,像漿果的黏汁一般涂滿高西溝往日蒼涼破碎的溝溝壑壑,綠樹紅花,碧水青山。素樸而沉默,絢爛而芬芳。高西溝的綠是高西溝人生命的一抹亮色,,這是綠葉對根的情意,這是花對陽光的感恩,這種帶著陽光的綠色中升騰出那久違的春天所特有的黃土氣息,使我聞到了花和草的香味,聽到了河流和花朵的呼吸。

       《高西溝調查》全面、扎實,翔實地反映了高西溝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經濟與生態協調發展的理念,徹底把一個土地貧瘠、地表破碎的生態惡劣村治理成山清水秀、地沃村富的小康村。走出了生態與經濟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存的良性循環的康莊大道。高西溝的經驗和做法,對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推進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高西溝的發展證明了綠色農業的核心是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體現在農業生產

相關閱讀:

無相關信息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責任編輯:admin]
發表評論 共有條評論
用戶名: 密碼:
驗證碼: 匿名發表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如果你對中國散文網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給管理員反饋。管理員郵箱

散文信息

網站首頁 | 投稿中心 |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西大現代中國散文研究所 版權所有 陜ICP備10004154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