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韜:最后的皮影
最后的皮影
不甘沒落,尋找希望的華縣皮影戲班。
皮影戲的老藝人相繼去世,法國人來到華縣,在農村的老窯洞中錄制古老的唱腔。2005年8月高塘鎮
最近趙振才治好了白內障,由于演戲的人越來越少,81歲的他重新登上了戲臺。
由于眼睛患上了白內障,趙師傅多年來已不能登臺唱戲了,有時在自家院子里,給鄉親彈唱幾段皮影戲以解孤獨和煩悶2004年10月大明趙村
孤獨的皮影藝人趙振才和他的家。2005年9月大明鎮趙村
皮影劇本是用白麻紙.毛筆.手抄而成。一個戲班子至少有上百本劇本,有些劇本大約有100年之久。2005年12月圣山潘塬村
如今沒人演戲了,“皮影”已基本成為了工藝品。2005年12月柳枝鎮梁堡村
2000年前在華縣的農村紅白喜事中皮影戲充當著重要的角色。2000年東陽鄉,下廟鄉。
在這三個藝人中有兩個已經離開了人世。
張韜
1949年生于甘肅省通渭縣,1974年遷入陜西省華縣下廟鎮車堡村。攝影師,兼愛民間文化藝術。
自幼學習美術,后學攝影,在藝術創作方面成績突出。他分別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中國工藝美術學會、中國民俗學會會員,陜西省攝影家協會、陜西藝術攝影學會理事,華縣攝影家協助會秘書長。曾獲國家級一、三等獎及優秀獎。2005年5月,陜西省藝術攝影學會部分代表接受歐洲攝影組織的邀請,張韜隨團前往,在交流和展出中,他的作品《華縣皮影》、《喜事》、《喜臨門》、《大河情思》曾受到世界著名紀實攝影大師馬柯呂布的較高評價。
相關閱讀:
|
讀完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網友評論(共有 0 條評論) |